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ChatGPT「亲民版」曝光,价格或砍半/小扎15亿美元挖不到前员工/GPT-5难产内幕曝光|Hunt Good周报

2025-08-06 20:26660kongyu

欢迎收看最新一期的Hunt Good周报!

在本期内容你会看到:

10 条新鲜资讯
3 个有用工具
2 个有趣
3 个鲜明观点

Hunt for News|先进头条

Anthropic 切断 OpenAI 访问 Claude 的权限

据《连线》杂志报道,Anthropic 已经切断了 OpenAI 对 Claude 的 API 访问权限,理由是 OpenAI 违反了其服务条款。

Anthropic 发言人 Christopher Nulty 在声明中表示:「Claude Code 已成为全球程序员的首选工具,因此得知 OpenAI 自己的技术人员也在 GPT-5 发布前使用我们的编码工具,这并不令人惊讶。不幸的是,这直接违反了我们的服务条款。」


根据 Anthropic 的商业服务条款,客户被明确禁止使用该服务构建竞争产品或服务,包括训练竞争的 AI 模型或「逆向工程或复制」该服务。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通过特殊的开发者 API 接口将 Claude 接入其内部工具,而非使用常规的聊天界面,以便帮助 OpenAI 在类似条件下比较自家模型的表现并进行相应调整。

对此,OpenAI 首席传播官 Hannah Wong 回应称:「评估其他 AI 系统以基准进展和提升安全性是行业标准。虽然我们尊重 Anthropic 切断我们 API 访问的决定,但考虑到我们的 API 仍然对他们开放,这令人失望。」

Anthropic 方面则表示,公司将继续确保 OpenAI 拥有 API 访问权限,以便进行基准测试和安全评估,这也是行业的标准做法。但该公司未就当前对 OpenAI 的限制将如何影响这项工作作出进一步说明。


https://www.wired.com/story/anthropic-revokes-openais-access-to-claude/

马斯克官宣推出 AI 视频生成器 Grok Imagine

今天凌晨,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 X 上宣布,Grok 将推出 AI 视频生成工具 Grok Imagine。

Grok Imagine 目前处于测试阶段,允许用户通过输入文字描述他们想要看到的图像或场景,随即 AI 将其转化为带有声音的动画视频片段。这项功能正在逐步向每月支付 30 美元的 SuperGrok 高级订阅用户开放,其他 X 平台用户也可以注册加入候补名单。


马斯克将这项新功能称为「AI 版的 Vine」。Vine 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上传 6 秒视频的短视频服务平台,2012 年创立后不久即被当时的 Twitter 收购,直至 2017 年关闭。

在 TikTok 出现之前,Vine 是许多早期病毒视频的发源地,并催生了无数「史上最佳 Vine 视频」合集,在互联网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在同一条帖子还表示:「顺便说一句,我们最近找到了 Vine 视频档案(原以为已经被删除),正在努力恢复用户访问权限,这样你们如果想的话就可以发布它们。」

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恢复 Vine 档案的具体形式——是允许用户重新访问他们的旧账户,还是仅作为临时措施让用户能够获取该服务的旧文件。马斯克尚未对此作出进一步说明。


https://x.com/elonmusk/status/1951697566325981414

GPT-5 难产内幕曝光,性能提升远低于预期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被 OpenAI 视为迈向 AGI 关键一步的 GPT-5 经历了严重的技术挫折,陷入「难产」危机。

去年 12 月,OpenAI 发布的模型原本在获得更多时间和计算能力时表现出色,但当研究人员将其转化为名为 o3 的聊天版本以响应 ChatGPT 用户指令时,此前公布的性能提升几乎完全消失。

这一失败可追溯到 2024 年下半年,当时 OpenAI 正在开发内部代号为 Orion 的模型,原计划将其作为 GPT-5 发布,预期能大幅超越当年发布的 GPT-4o。但 Orion 项目最终未能产出更优秀的模型,后不得不将其降级为 GPT-4.5 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失败的原因包括高质量数据供应减少,以及模型调整在小规模时有效但扩大后失效的问题。直到今年 6 月,OpenAI 正在开发的所有模型都没有一个达到 GPT-5 的命名标准。

为突破困境,OpenAI 转向推理模型开发,这些模型源于 2023 年底名为 Q* 的技术突破。OpenAI 开发的 o3 母模型通过使用更多英伟达芯片服务器获得了更强的处理能力,并被赋予搜索网络和从代码库提取信息的能力。

但当 o3 被转换为聊天版本时,再次出现性能大幅下降,原因是模型理解概念的方式与人类交流存在根本差异,被迫使用人类语言降低了其原始能力。

面对这个问题,OpenAI 研究人员开发了「通用验证器」,通过强化学习技术确保模型生成高质量答案。

尽管进展缓慢,GPT-5 在编程、数学任务和AI代理驱动等方面仍有所改进,能以更少计算资源生成高质量内容。但内部人士坦言,这些改进远不及从 GPT-3 到 GPT-4 的飞跃式提升。

与此同时,OpenAI 还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

Meta 以媲美顶级足球明星的薪酬挖走了十多名核心研究人员,研究副总裁 Jerry Tworek 甚至在内部 Slack 上公开抱怨团队变动。

OpenAI 与最大外部股东微软的关系也日趋紧张,研究人员抵制向微软转让技术成果,双方正就 OpenAI 营利性重组进行艰难谈判,微软可能获得约 33% 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凌晨,OpenAI CEO Sam Altman 发文称:

「接下来几个月我们将推出大量新内容——新模型、新产品、新功能等等。请在可能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和容量紧张时多多包涵。虽然过程可能有些波折,但我们相信你会非常喜欢我们为你打造的东西。」

更多具体的信息欢迎回看此前文章: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inside-openais-rocky-path-gpt-5?rc=qmzset

Meta 或收购斯坦福天才少女 AI 创企,发力视频生成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小扎的 Meta 日前正在积极寻求与 AI 视频生成技术的初创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发力视频生成领域。

知情人士称,Meta 近期与 AI 视频初创公司 Pika 就潜在合作展开了讨论,内容包括可能的收购或技术授权协议。另据透露,Meta 还与另一家专注于创作者的小型视频生成商 Higgsfield 讨论过收购事宜,但目前谈判已暂停。


据悉,Pika 以生成逼真视频的 AI 技术而知名。而据公开信息,郭文景是 Pika Labs 的联合创始人与 CEO。她与联合创始人兼 CTO Chenlin Meng 均为斯坦福大学 AI Lab 博士生,在 2023 年 4 月从斯坦福辍学、创立了 Pika Labs,致力于开发基于文本生成短视频的 AI 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郭文景入读斯坦福读博前还曾任职于 Meta AI 研究团队。据了解,郭文景自幼展现非凡学术天赋,被誉为「学霸少女」,是浙江杭二中首个被哈佛本科提前录取的学生 。

另外,Pika 仅成立半年便爆红,团队最初只有四人,却在 2023 年完成三轮融资,筹资约 5500 万美元,估值约 2–3 亿美元;随后在 2024 年 B 轮融资约 8000 万美元,使估值上涨至近 5 亿美元。

Pika 的核心产品为「文生视频」模型,号称用户一句话描述,就能生成风格多样的动画短视频。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briefings/meta-seeks-video-ai-deal?rc=qmzset

OpenAI 将成全球估值最高的 AI 公司

据纽约时报报道,OpenAI 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 83 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 3000 亿美元,这一融资规模超出了其最初 75 亿美元的目标。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融资吸引了包括对冲基金 Dragoneer、Altimeter Capital 和 D1 Capital Partners 在内的众多投资者参与。

该公司已于今年 6 月完成了 100 亿美元的融资,加上最新的 83 亿美元,使得整个融资轮的规模将超过 410 亿美元。软银作为领投方,承诺出资 225 亿美元,但前提是 OpenAI 必须在今年或明年初成功完成公司架构重组,转型为营利性公司。

支撑这轮巨额融资的是 OpenAI 强劲的业务增长。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OpenAI 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从 6 月份的 100 亿美元飙升至 130 亿美元,预计到年底将突破 200 亿美元,相当于每月产生约 17 亿美元的收入。

目前,ChatGPT 在全球消费者和企业客户中的用户总数已超过 7 亿,其中付费商业用户从几个月前的 300 万增长到 500 万。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投资者们同样热衷于投资 OpenAI 的强劲对手 Anthropic,后者最初计划筹集 30 亿美元,但由于投资者兴趣浓厚,可能会在 Iconiq Capital 领投的一轮融资中筹集高达 50 亿美元,估值达到 1700 亿美元。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briefings/openai-raises-8-3-billion-projects-20-billion-annualized-revenue-year-end?rc=qmzset

更便宜的 ChatGPT 订阅方案或将推出,预计低于 15 美元

据科技媒体 bleepingcomputer 报道,OpenAI 计划推出一个名为「ChatGPT Go」的新订阅计划,预计将比现有 20 美元 Plus 订阅更便宜。

目前,ChatGPT 的订阅服务分为两个层级,Plus 计划月费 20 美元,用户可以访问新模型和部分高级功能;Pro 计划月费高达 200 美元,提供几乎无限制的模型访问权限,并优先体验新功能。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对于那些使用需求有限、不需要 Agent 等高级功能的用户来说,20 美元的 Plus 计划可能过于昂贵,而免费版本的功能又相对受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OpenAI 正在准备推出 ChatGPT Go 计划来填补这一空缺。

据分析,ChatGPT Go 可能会采取激进的定价策略,预计价格不会超过 15 美元。分析认为,如果该计划定价在 10 美元左右,提供对 o3 等模型的更高访问权限,将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https://www.bleepingcomputer.com/news/artificial-intelligence/openai-may-be-testing-a-cheaper-paid-plan-for-chatgpt/

扎克伯格写信暗示:Meta 或加入闭源行列

本周,Meta CEO 扎克伯格发布一份名为《个人超级智能》(Personal Superintelligence)的信件,透露了 Meta 将目标定在了打造超级智能,同时也在文中暗示,Meta 或会走向闭源行列。

扎克伯格表示,过去数月中,大家看到了 AI 系统自我提升的端倪,但目前的提升还很缓慢,而开发超级智能的任务已经近在眼前。其指出,人类会将超级智能引向何处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扎克伯格坦言,自己对超级智能帮助人类加速进步持积极乐观态度,但更重要的是,超级智能有望开启个人赋权的新纪元——人们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向来改变世界。

而扎克伯格也在文中进一步透露了 Meta 在超级智能上的目标选择——与部分业内主张的观点(将超级智能集中起来)不同,Meta 希望超级智能走向每个人,让每个人能够自己掌握这股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扎克伯格在文中强调,超级智能的收益尽可能广泛地与全世界分享,但潜在的、新的安全也需要关切。同时他还提到:我们需要以严格的态度去降低这些风险,并谨慎对待我们选择开源的内容。


https://techcrunch.com/2025/07/30/zuckerberg-says-meta-likely-wont-open-source-all-of-its-superintelligence-ai-models/

北大 DeepSeek 获得 ACL 2025 最佳论文

日前,第 63 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年会(ACL 2025)正式颁奖,共有 4 篇论文入选「最佳论文」,其中 DeepSeek 和北大合作、梁文锋(DeepSeek 创始人)署名的文章,以及北大杨耀东团队获得了其中两篇。


其中,由 DeepSeek、北大、华盛顿大学合作,梁文锋署名的为《Native Sparse Attention: Hardware-Aligned and Natively Trainable Sparse Attention》,其提出的稀疏注意力 NSA 模型的算法,能够从一般任务到严苛的长下文任务,都能拥有出色卓越的表现:将长文本处理速度提高了最多 11 倍,而性能超过了全注意力模型。

而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Language Models Resist Alignment: Evidence From Data Compression》则主要探讨了为什么 LLM(大语言模型)的「安全对齐」效果很脆弱且容易被逆转。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 ACL 2025 总投稿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 8360 篇论文,而论文里的中国作者比例超过了 51%。


https://2025.aclweb.org/

小扎「钞能力」失灵,15 亿美元挖不到前员工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几个月前,扎克伯格主动接触 OpenAI 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提出收购她新创立的初创公司 Thinking Machines Lab。

在穆拉蒂拒绝收购提议后,扎克伯格在随后几周内接触了穆拉蒂约 50 名员工中的十几人,试图说服他们跳槽到 Meta。其中最重要的目标是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研究员安德鲁·塔洛克(Andrew Tulloch)。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挖走塔洛克,扎克伯格开出了一份价值 10 亿美元的薪酬方案,如果算上顶级奖金和股票等表现,这份方案在至少六年内的总价值可能高达 15 亿美元。

然而,塔洛克拒绝了这份天价邀约,他的同事们也无一人离开。

毕业于悉尼大学塔洛克曾在 Facebook(现为 Meta)工作 18 个月,后在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随后回到加州加入 Facebook 的 AI 研究团队,最终成为公司最高技术职位之一的杰出工程师。

早在 2016 年,OpenAI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就曾试图招募塔洛克作为该组织的首批员工之一。当时他在给马斯克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塔洛克在 Facebook 年薪 80 万美元,可能会试图谈判更高。而 OpenAI 当时给新员工提供的是 17.5 万美元年薪加 12.5 万美元年度奖金。

最终,塔洛克直到七年后 ChatGPT 名声大噪时才加入 OpenAI。

不过,Meta 发言人安迪·斯通(Andy Stone)对此回应称,关于这份报价的描述「既不准确又荒谬」,并强调任何薪酬方案的规模都取决于股票表现。他还表示 Meta 并不打算收购 Thinking Machines。


https://www.wsj.com/tech/ai/meta-zuckerberg-ai-recruiting-fail-e6107555?mod=tech_lead_pos1

Google 24 亿美元收购 Windsurf 交易细节最新曝光

据 TechCrunch 报道,Google 斥资 24 亿美元获取 Windsurf 技术并挖走其 CEO 和核心团队的交易细节浮出水面。报道称,Google 支付的 24 亿美元被平均分成两部分。

其中 12 亿美元直接支付给了包括 Greenoaks 在内的风险投资者。另外 12 亿美元则作为补偿方案,发放给约 40 名被 Google 录用的 Windsurf 员工,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向了该公司联合创始人 Varun Mohan 和 Douglas Chen。

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一年内加入公司的员工未能从交易中获得任何收益,而约 200 名未被 Google 录用的员工处境更加艰难。

即使是被 Google 录用的员工,也面临股票授予被撤销、归属时间表重新计算的问题,需要再等待四年才能获得 Google 股票的全部收益。

后续,Windsurf 剩余实体在临时 CEO Jeff Wang 的领导下,最终被 AI 公司 Cognition 收购。据两位消息人士估计,Cognition 为这笔收购支付了 2.5 亿美元。


https://techcrunch.com/2025/08/01/more-details-emerge-on-how-windsurfs-vcs-and-founders-got-paid-from-the-google-deal/

Hunt for Tools|先进工具

IMO 金牌同款,Gemini 2.5 Deep Think 发布

本周,Google 正式推出了 Gemini 2.5 Deep Think,值得一提的是,新模型即为近期获得 IMO 2025 金牌的 Deep Mind 内部模型的变体版。

官方介绍,Gemini 2.5 Deep Think 经过优化,在 IMO 2025 获奖模型的水平上,速度更快,而数学能力可以达到 IMO 2025 铜牌水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性能表现上,Gemini 2.5 Deep Think 在人类最后的考试(推理/知识)、LiveCodeBench(代码)、IMO 2025/AIME 2025(数学)等多个基准测试中,均超越了自家的 Gemini 2.5 Pro、OpenAI 的 o3 以及 xAI 的 Grok 4。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本次推出了两个版本的 Gemini 2.5 Deep Think:

面向 Ultra 订阅者的日用版:在 Gemini 中提供,反应更快,更适合日常使用;在 2025 IMO 基准测试中达到铜牌水平,并且足以应对大量复杂的日常任务。

面向顶尖数学家的竞赛级完整版:达到了 2025 IMO 金牌水平的版本,提供给一小部分精选的数学家和学者。该版本推理时间更长,能力也更强,旨在帮助数学家、学者进行前沿研究,并收集反馈以持续改进模型。

https://blog.google/products/gemini/gemini-2-5-deep-think/

ChatGPT 上线「学习模式」

本周,ChatGPT 正式上线了「学习模式」。

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引入了苏格拉底式提问,通过一连串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你沿着逻辑脉络一点点构建知识体系。

OpenAI 表示这项功能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尤其适用于作业辅导、考试准备和学习新知识。使用方式非常简单,在 ChatGPT 的工具中选择「研究与学习」,然后直接输入想问的问题即可。


目前,学习模式由系统提示词驱动,并未使用专门训练的 AI 模型,这种机制的优势在于迭代快、调整灵活。OpenAI 表示,未来将逐步把这一交互模式融合进核心模型中,让教学逻辑成为底层能力的一部分。

体验方面,免费版、Plus、Pro、Team 版用户均可使用这项功能,Edu 用户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上线。

被 OpenAI 点名后,智谱发布新开源模型

本周,智谱正式发布最新旗舰模型 GLM-4.5。按照智谱官方说法,这是一款专为 Agent 应用打造的基础模型。

具体来看,GLM-4.5 采用混合专家(MoE)架构,3550 亿总参数/320 亿激活参数;另外还有一个轻量化一点的版本——GLM-4.5-Air:总参数量 1060 亿,激活参数为 120 亿。

两个版本均支持混合推理模式:用于复杂推理和工具使用的思考模式,以及用于即时响应的非思考模式。并且两个版本均已全面开源,支持 MIT License。


性能表现上,GLM-4.5 在推理、代码、智能体综合能力达到开源模型 SOTA 水平。结果综合平均分,GLM-4.5 交出了一份全球模型第三、国产模型第一、开源模型第一的成绩单。

此外,GLM-4.5 在成本和效率上的突破可能更具杀伤力。API 调用价格低至输入 0.8 元/百万 tokens,输出 2 元/百万 tokens,同时,高速版本实测生成速度最高可至 100 tokens/秒,支持低延迟、高并发的实际部署需求。

延续一贯的开源原则,目前 GLM-4.5 已经在 Hugging Face 与 ModelScope 平台同步开源,模型权重遵循 MIT License。

另外,API 也已上线开放平台 BigModel.cn,一键兼容 Claude Code 框架。普通用户也可以上智谱清言 (chatglm.cn) 和 Z.ai 体验满血版 GLM-4.5。

Hunt for Fun | 先玩

NBA 引入「AI 篮球」:实时追踪投篮数据

据连线杂志报道,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正在考虑全面部署一款比赛用球。

据悉,这款由 Sport IQ 公司生产的篮球,将内置传感器,能够捕捉从简单的投篮命中与失误,到每次投篮弧线、篮球旋转速度,以及对球员至关重要的出手时间等各种数据。


在今年 7 月中旬的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中,约有一半的比赛悄然使用了配备 SIQ 智能气阀的篮球进行测试,能够为裁判判罚提供数据支持,特别是在界外球、干扰球等「最后触球」判罚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 SIQ 公司 CEO 埃里克·安德森介绍,新技术仅在约 600 克的篮球上增加不到 1 克的重量,且不会产生额外的死点。NBA 计划将这项技术与现有的 Hawk-Eye 光学追踪系统结合,通过时间戳同步实现更精确的判罚。

除了辅助裁判判罚,智能篮球技术在统计数据收集、转播图形增强和球迷互动等领域也具有巨大潜力。未来球迷可能会在转播中看到诸如「斯蒂芬·库里在 0.3 秒内出手,投篮弧线如何」等实时数据展示。


https://www.wired.com/story/smart-basketball-tracks-every-shot-could-be-headed-to-the-nba/

ChatGPT Agent 通过人机验证系统:我是人类,不是 AI

据外媒 Ars Technica 报道,OpenAI 最新推出的 ChatGPT Agent 功能成功通过了互联网上最常见的安全验证——Cloudflare 的反机器人检测系统。而这个系统原本就是为了阻止自动化程序访问网站而设计的。

Reddit 用户「logkn」在r/OpenAI社区发布的截图显示,该 Agent 在执行视频转换任务时,成功完成了两步验证过程:首先点击「验证你是人类」复选框,然后在通过 Cloudflare 挑战后点击「转换」按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整个过程中,Agent 还能实时解说其操作步骤。

验证码(CAPTCHA)系统作为网络安全措施已存在数十年。这项技术最初在 1990 年代被发明,通过显示扭曲的字母和数字图像来区分人类和机器人,其假设是这类任务对人类简单但对机器困难。

Cloudflare 的 Turnstile 系统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机器人检测方法之一。该系统通过分析鼠标移动、点击时机、浏览器指纹、IP 信誉和 JavaScript 执行模式等多种信号,判断用户是否表现出类人行为。

OpenAI 今年 1 月推出的实验性网页浏览 AI Agent Operator 在处理某些验证码时仍有困难,但最新的 ChatGPT Agent 显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


https://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25/07/openais-chatgpt-agent-casually-clicks-through-i-am-not-a-robot-verification-test/

Hunt for Insight|先知

OpenAI 回应 ChatGPT 越用越傻:学生应将 ChatGPT 视为工具而非「答题机器」

本周,OpenAI 教育副总裁 Leah Belsky 在最新的播客节目中表示,在 AI 驱动的时代,反对技术进步的人将没有立足之地,学生必须尽早学习如何正确使用 AI 技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然而,当前教育界对 AI 的态度仍以防范为主。大多数学校都在寻求阻止学生使用AI的方法,而非鼓励或教授相关技能。这主要源于两个担忧:一是 AI 使用被视为作弊行为,二是担心过度依赖 AI 会导致「脑力退化」。

对此,Belsky 将 AI 比作计算器,认为 AI 归根结底是一种工具。在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用这项工具。如果学生把 AI 当作答案机器来使用,他们是学不到东西的。「因此,我们的部分工作是帮助学生和教育者以能够扩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方式使用 AI。」

Belsky 特别强调,编程应成为学生的「核心素养」。

她指出,随着「vibe coding」(通过自然语言提示 AI 编写代码)等新技术的出现,编码变得更加容易。她认为每个学生不仅应该学习如何一般性地使用 AI,还应该学习如何使用AI来创建图像、开发应用程序和编写代码。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openai-education-brain-rot-productive-struggle-vibe-coding-chatgpt-study-2025-8

AI 教父对话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日前,AI 教父 Geoffrey Hinton 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教授展开了一次对话交流,谈及 AI 多模态大模型前沿、如何训练超级智能,以及给年轻科学家的建议。

Hinton 认为,关于「意识」与「主观体验」的讨论往往被人们错误地归结为无法证伪的哲学命题,却忽视了对相关术语本身运作方式的科学检验。


他进一步指出,当今的多模态模型和具有物理实体的智能体不仅能从既有数据学习,更能通过自身体验累积新的知识,而这种「主观体验」本身便是未来 AI 发展与潜在风险的重要来源。

对于如何在保证智能水平的同时令 AI 变得「善良」,Hinton 建议将「聪明」的技术与「善良」的技术加以区分,各国可以选择共享后者,以降低全球风险,而针对不同层级智能系统的善意约束方法,随着智能体水平提升也必须不断演进。

在探讨 AI 与科学发现的相互促进时,Hinton 以蛋白质折叠为典型案例,肯定了使用 AI 推动科学进步的巨大潜力,并举例上海 AI 实验室在台风登陆点预测和天气预报方面的应用已优于传统偏微分方程模型。

最后,面对台下年轻的科研人员,Hinton 分享了他「若想做出原创研究,就要坚守那些『众人皆错』之处的治学箴言:

「你永远不该轻易放弃新思路,除非自己真正理解它为何行不通。即便导师否定你的方法,也要保持质疑。」

Hinton 强调,我们应该坚持自己所相信的,直到自己明白为何它是错的。并且要用一个信念:若你的直觉是好的,那你显然应该坚持它;若你的直觉是坏的,你做什么其实都无关紧要——所以你依然应该坚持自己的直觉。

苹果 CEO:AI 是属于我们的机遇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 CEO 库克在日前的全员大会上,围绕公司的人工智能前景和「令人惊叹」的产品管线来鼓舞员工。

库克表示,人工智能革命「与互联网、智能手机、云计算和应用程序一样大,甚至更大」。据知情人士透露,库克在会上向员工强调:「苹果必须这样做,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这属于我们的机遇。我们将通过投资来实现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报道指出,苹果在 AI 领域的起步较晚,在 OpenAI、Google、微软等公司推出各类 AI 产品数月后才推进了 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并且推出后市场反响平平,甚至因为「画大饼」等行为饱受诟病。

但对于上述情况,库克乐观表示,「苹果通常在新兴技术领域起步较晚。」他表示,苹果很少是第一个的,「在 Mac 之前有 PC;在 iPhone 之前有智能手机;在 iPad 之前有很多平板电脑;在 iPod 前也有 MP3 播放器。但他表示,苹果发明了这些产品类别的「现代」版本。「而这也是我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另外,9to5Mac 在近日报道称,库克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 iPhone 的世界。」

库克在被问及苹果是否已预见 AI 手机对 iPhone 的影响,以及未来 AI 硬件的涌现,是否会危及 iPhone 的地位时,其反驳强调:「iPhone 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连接人与人,到游戏娱乐和拍照,帮助用户探索世界,处理日常生活内容」。

同时库克还暗示,苹果为了有望推出深度集成 AI 的产品,其表示「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考虑其他事物(产品),但我认为设备之间是可以互补的,而非(iPhone 的)替代品。」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8-01/apple-ceo-tells-staff-ai-is-ours-to-grab-in-hourlong-pep-talk

彩蛋时间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作者:@egeberkina

工具:GPT-4o

Prompt: retexture the image attached based on the JSON below

{ "style": "voxel 3D",

"material": {

"base": "hard plastic",

"texture": "smooth with subtle gridlines",

"finish": "semi-matte"

},

"lighting": {

"type": "studio lightbox",

"intensity": "medium",

"shadows": "sharp and short",

"highlights": "mild, block edge reflections"

},

"color_scheme": {

"primary": ["#ffcc00", "#ff3c3c", "#000000", "#ffffff"], "accents": ["#00cfff", "#00cc00", "#ff00cc", "#666666"], "contrast": "high"

},

"shapes": "voxel blocks, chunky, pixelated geometry",

"composition": {

"background": "plain light gray",

"object_count": "single item per frame",

"layout": "centered, angled slightly for 3D view"

},

"rendering": }

链接:https://x.com/egeberkina/status/1949442422666416374

欢迎加入 APPSO AI 社群,一起畅聊 AI 产品,获取,解锁更多 AI 新知

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简历投递邮箱hr@ifanr.com

✉️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北京冬奥精神”主题展览启动“四进”项目,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
新京报讯(记者吴为)7月30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即将迎来成功申办10周年之际,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主办、北京经济技术

0评论2025-08-0763

葡足协主席:马丁内斯的工作很出色,明年世界杯结束后再评估未来
直播吧7月31日讯 葡萄牙足协主席佩德罗-普罗恩萨在上任五个月后接受了SIC电视台的专访,期间,他谈到了葡萄牙主帅以及国家队的未

0评论2025-08-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