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新时代新农人】岐山县“学用贯通”育人模式

2025-08-13 10:23790kongyu

作为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县之一,岐山县的探索,从“一碗面”和“一盘果”切入,全力推进“农业+研学”“农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里是岐山臊子面的故乡,“一碗面”串联起优质小麦种植、面粉加工、预包装食品制造、品牌餐饮、电商营销等多个环节,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60亿元。在果业上,猕猴桃、苹果等特色种植基础扎实,潜力可观。围绕做大“一碗面”、做优“一盘果”,岐山县开设“面食工匠”“果业工匠”两个培育班,将人才培养与全产业深度对接。

面食工匠班从源头抓起,邀请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宝鸡市农科院等高校的专家讲授小麦种植理论知识,并在“吨粮田”示范基地开展实训。随后,学员走进擀面皮、挂面、食醋等加工厂和门店实习,深入了解产业链全流程。明确个人定位,实现从“学着干”向“边干边学”的转变,顺利衔接就业或创业。

学员杨晓飞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作为岐山县保丰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起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训,没想到课程内容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更拓展了发展思路。掌握小麦宽幅沟播、“一增二精三优”等先进技术后,今年他的小麦高产核心示范田亩产突破840公斤,在干旱年份中依然稳产高产。同时,合作社还建成区域农事服务中心,提供“种管收储”全链条服务。杨晓飞也组建起一支技术服务队,为农户提供义务指导和观摩学习。

果业工匠班则聚焦果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本地猕猴桃、苹果、葡萄、樱桃等试验站和实训基地,形成“教学、研学、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路径。培训采用“线上理论+线下实操”方式,帮助学员系统掌握电商运营、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等核心技能。

学员纪勃熙长期深耕猕猴桃产业。参加培训后,他意识到,“电商不是简单开网店,数据分析和供应链管理同样重要。”通过优化产品展示与详情页结构,他将网店的单品转化率提升了30%,去年店铺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他还创新探索“保底价+利润分成”合作模式,带动132户果农每亩增收700元。在抖音上,他开设直播课分享种植技巧,点击量突破10万,成为了村里“自带流量”的技术推广员。

“新时代的农民,就该左手握锄头,右手点鼠标,让科技为传统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他这样总结“学用贯通”的价值。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早新闻 | 央行等三部门发声
宏观热点央行等三部门就《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新修订的《反

0评论2025-08-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