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深度解读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数智化赋能互联网丨银行与保险
2025-09-17 08:03
图片

随着我国手机上网用户和在线支付用户规模分别突破10亿大关,互联网保险的消费者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什么样子的?选择哪些保险?有哪些需求和偏好?中国保险行业,尤其是互联网保险行业将因此发生哪些改变?5月28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了我们答案。

《报告》由元保集团(以下简称“元保”)携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清华五道口保险中心”)联合编撰,中国保险学会担任学术指导单位。

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在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保险业承担着风险转移、资源配置和民生保障三重职能,其中互联网保险凭借技术驱动与服务模式变革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保险学会党委书记、会长董波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报告》深入剖析了互联网消费者的特性,全面探讨了其需求、痛点与购买行为,还对行业趋势展开了细致的研究,通过这些分析,报告精准地洞察消费者需求,为推动互联网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从容应对新一轮产业革新提供了来自消费者需求层面的建议和参考。

自2021年起,元保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连续四年联合清华五道口保险中心发布年度消费者研究报告。通过长期追踪消费行为变化,研判消费前瞻趋势,该系列研究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消费者报告系列4年来获得业内广泛关注,现已成为市场洞悉保险消费趋势的风向标,更为保险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 基于多年调研,《报告》显示,互联网保险逐渐成为主流,核心人群不断扩大,普惠化趋势明显,保险消费更加理性,需求日益多元和升级,这些都是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核心特征。 

线上购险成主流
普惠需求线上释放,消费者拥抱数智化

《报告》显示,2024年,消费者的线上购险率比肩线下。2024年的线上购险率已从2023年的73%升至78%,线下购险率则从2023年的85%降至79%。同时,数据显示,未来两年线上购险率有望超过线下。

2024年,以普惠保险为代表的互联网保险在各类群体中持续渗透,数据显示,各年龄段、各城市级别、各收入群体的线上购险率呈上升趋势,普惠需求正在线上释放,普惠保险的规模效应因互联网保险的普及而不断被放大。
图片
此外,将线上购险渠道再做细分,互联网保险中介渠道购险率的提升更为显著,目前已跻身线上第二大购险渠道。调研数据显示,与2023年相比,互联网保险中介渠道的购险率增幅最大,占比由2023年的24%提升至2024年的44%。
图片
 线上购险快速发展背后是数智化消费习惯养成,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着消费者的购险体验,实现了从保险消费购前信息获取、购中决策辅助,到购后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升级。数据显示,在购前阶段,2024年有近10%的消费者使用AI大模型网站或APP来了解保险信息;在购中阶段,已经有40%的消费者开始使用智能化、个性化的保险推荐辅助工具来帮助自己做出更明智的消费选择;在购后环节,已有36%的消费者体验了智能化理赔工具带来的便利,从而带动行业整体理赔满意度显著提升,并在2024年首次突破95%。

当前,拥抱数智化已成为行业共识,元保集团创始人兼CEO方锐认为,我们正处于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浪潮之中,作为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应该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将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积极构建“保险+科技+服务”的新生态,并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民生痛点出发,满足消费者普适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实现行业和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保险消费力持续增长
消费者关注保障升级与财富管理,决策更理性

消费者在保险方面的保费支出增幅明显,未来保费预算有望再追加。《报告》显示,2024年近六成消费者的家庭年保费支出超过8000元,较2023年相比增幅明显。超六成的消费者明确表示2024年增加了家庭年保费支出。许多消费者还计划进一步追加保费预算,数据显示76%的消费者在未来2年有调整保险配置的计划,且保费预算将继续增加。这表明消费者对保险重要性的认知正逐步加深,投保意愿、保费支出以及保险需求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升。
图片
关注保险消费数据可发现,对于消费者来说,保险已从单一的风险管理工具,逐步向“保障+财富管理”复合功能演进,成为消费者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调整以在原产品的基础上升级保障为主,60%的消费者选择在原产品基础上升级保障。此外,在持续升级保障类保险产品的同时,2024年,约57%的消费者通过保险进行财富管理,保险已成为仅次于银行理财的第二大财富管理方式。
图片
“保险产品升级浪潮不仅带来保费增长的新引擎,而且推动行业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常态化的宏观背景下,保险作为防御性金融工具的独特价值得以凸显:其通过产品设计实现的长期收益确定性机制,能够有效对冲利率下行风险并锁定长期养老现金流,成为家庭财富安全的重要守护者。”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朱俊生表示。

以上不难看出,伴随消费者的保险意识日趋成熟,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愈加理性。调研结果显示,与前几年相比,消费者最关切的问题已发生变化。过去消费者最大的担忧是“理赔困难或遭遇拒赔”,但2024年,“产品选择困难”跃升为第一大困扰,有高达63%的消费者表示,面对众多保险产品,他们难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愈加理性,对大品牌的盲目追求已成为过去,甚至愿意为专业咨询服务付费,约七成消费者已经或正在考虑为专业保险咨询服务付费,其中1/3的消费者付过费,超1/3的消费者愿意考虑付费。这表明,消费者在面对日益复杂的保险市场时,更加愿意为专业建议买单,以寻求个性化、精准的保障方案。
图片

规范发展步入新周期
互联网保险万亿市场未来可期

2024年,中国保险业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背景下,呈现出了稳健上扬的良好态势。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5.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7%,行业总资产突破35.9万亿元,同比增速达19.86%。这一增长不仅得益于国民经济5%的稳健增速,更源于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协同发力。

其中,互联网保险的表现格外亮眼。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前7个月,互联网保险累计保费3663亿元,与2023年同期比较增长了15%。在各购险渠道中,互联网保险中介的接受度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迅速上升,从2023年的第三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二位。这一趋势不仅反映出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也预示着行业竞争格局的重塑。互联网保险中介的崛起不仅仅是渠道的转变,更是保险行业数字化变革的关键标志。
图片
2024年8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险市场在合规框架下将实现快速且有序地发展。互联网保险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机会。《报告》预测,未来5年,互联网保险年均增速将稳定保持在15%-20%,总保费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对于中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前景,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北京保险学会及北京保险中介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强指出,中国保险业将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中发挥重要担当。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金融MBA中心主任、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同样充满期待。他表示,随着保险科技赋能行业发展,互联网保险方兴未艾。未来,居民家庭财富管理新风口将出现;科技将助力健康险业务创新,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意义凸显;创新型险种不断涌现。我们对互联网保险行业的转型升级抱有非常强烈的渴望与信心。




来源 | 道口保险观察

编辑丨兰银帆

审核 |许晨辉

最新文章
地产行业最后一块短板,终于被补上了_腾讯新闻
明源君经常强调,随着地产行业从增量开发时代转向存量运营时代,房企的核心竞争力不再局限于城市布局和产品打造,而是能否通过深度服务用户,构建长期价值。正因如此,近年来以华润置地、中国金茂、越秀地产为代表的多家头部品牌房企,纷纷
开年最戳我的女性故事,来自30年前的上海少女
1993年,动工两年的东方明珠塔已见雏形,圆滚滚的基座和高耸的塔身出现在浦东的天空中。这座充满现代感的建筑,隔着黄浦江水,与外滩的繁华建筑相对,去年的电视剧《繁花》重现了这一场景,一天天长高的塔尖,标记着人们对于未来日益增长的
在追逐“更快更强”的时代里,他们选择了“让消费者再好用一点点”
2025年10月10日,苏州湾会展中心,一场名为“以科技,暖人心”的发布会温暖启幕。没有炫目的灯光秀,没有夸张的标语,国内智能清洁新势力品牌友望(UWANT)在此发布了全新吸尘器“扫地僧”。没有夸张的参数宣言,没有冰冷的技术堆砌,取而
10月16日·上海早新闻
今天气温回落,全天23~27℃之间,热度稍减。白天以阴到多云为主,局地有短时阵雨,范围不大,影响有限。北到东北风3~4级,沿江沿海地区4-5级。明天冷空气还没影响到上海,气温会有个小反弹,最高温再度升至30℃左右。预计周六早晨前后,冷
三款优质小屏手机推荐,价格已经大跳水,还能流畅用五年_腾讯新闻
细心的网友就会发现,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高端手机普遍都采用了大屏的设计。大屏虽然说可以带来更宽阔的屏幕视野,但是也带来了更加笨重的机身,握持起来不那么方便,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坠手感。对于喜欢小屏手机的网友来说,这些机型显
10块钱买一条“中华”?低价茶打擦边球!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唐峥 校对 卢茜“线上线下大家都见过,红色的(中华包装)口感纯正醇香,新号福利。”在一个社交平台直播间,两个不露脸的主播正在卖力地喊着。在屏幕中间,与香烟品牌荷花、南京、中华包装近乎一致的产品撑满了整
DoNews
for Android & iOS
首日票房仅5万,上映第二天就网播,2025电影圈最大的笑话来了
世界第一的高峰是珠穆拉玛峰,但有谁知道第二是哪个?都说人们只知道最强那个人是谁,第二个就一落千丈,这句话放在娱乐圈同样受用。一个团队、组合甚至是兄弟,拔尖的光芒万丈,后面的就显得暗淡许多,甚至被人忘记。最近,有一部“双亚军
从2199元到3788元,小折叠手机进入普及阶段,三款机型方便选择_腾讯新闻
最近折叠屏手机声音不大,因为大家发现折叠虽好,但是目前直板手机,或者说大屏手机设计得也挺好,各有特色。所以,折叠屏手机靠折叠来增加自己的溢价也渐渐不被接受。实际上,现在折叠屏手机价格已经有不少松动,甚至开始走入普及阶段。这
科技观察|折叠屏手机市场进入“缓冲期”,高端用户仍是购机主力
编者按:2024年,智能手机行业持续复苏。智能手机产品在外观、材质、影像、AI、续航、屏幕、性能等方面能力持续提升。又逢年终盘点时,结合每年一度的“年度手机行业发展报告”系列活动,我们围绕本年度手机影像能力、AI应用以及智能手机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