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上海五个新城建设新政:优化人才引进、土地保障、财税支持和营商环境等政策
2025-10-14 15:17

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如何规划建设,如何体现新城之“新”?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上海已发布《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上海市副市长、市新城规划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汤志平介绍,加快五个新城建设,上海明确了推进新城规划建设的“1+6+5”总体政策框架,“1”即由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实施意见》;“6”即由市级相关部门围绕政策、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空间品质、公共服务、环境品质和新基建等方面制定六个重点领域专项工作文件;“5”即由各新城所在区政府、管委会牵头制定五个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

5个新城将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立足于服务上海“四大功能”和“五个中心”建设大局,充分挖掘五个新城的资源禀赋,找准各自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加快特色功能聚集。在明确特色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聚焦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环境品质等关键领域集中发力、综合赋能,全面落实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新定位、新要求,体现新城之“新”。

强化产业支撑,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一是夯实制造业发展基础,打造“一城一名园”。聚焦产业链价值链关键环节,以特色品牌园区为关键抓手,加快引进功能型机构、高能级项目、重大平台和龙头型企业,打造相关产业的区域控制中心。划定产业基地内的工业用地控制线,确保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一城一中心”。强化服务辐射功能,吸引先进制造业的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运营平台在新城集聚,促进健康产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在新城形成特色功能,加快推动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按照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功能能级打造新城中心,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商务商业集聚区。三是顺应新技术革命,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渗透,率先在新城布局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率先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带动新城整体数字化转型。

完善综合交通系统,形成链接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点。一方面,打造“一城一枢纽”,建设便捷高效的对外交通系统。优先推进新城综合交通枢纽以及与周边城市的快速交通通道建设,依托国铁干线和城际铁路加强与长三角城市联系,加快实施市域线(城际线),强化与近沪枢纽节点的便捷连接,优化内河航运功能,建立绿色安全的对外货物集疏运体系。另一方面,坚持绿色集约,打造系统完善的内部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完善以轨道交通(含局域线)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大主次干路规划实施力度,构建有特色、高品质的静态交通系统和慢行系统,倡导绿色出行。

提高公共服务能级和水平,吸引各类人才在新城汇聚。一是加大高品质公共服务资源倾斜,提升新城辐射服务能级。构建成体系、高品质、多样化、有特色的新城教育体系,加快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向新城扩容下沉,引入优质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和专业展演、策划和运营团队,举办高水平展演和专业性顶级体育赛事,形成有影响力、有辐射力的特色功能。二是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完善社区级公共服务配置。按照优于中心城的建设标准和品质要求推进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三是优化住宅空间布局,完善多样化住房供应体系。促进住房规划建设与轨道交通建设、就业岗位分布、公共设施配套联动发展,加大住房用地供给,提供多样化居住产品,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强化人居环境和城市韧性,提升新城空间品质。一方面,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打造“一城一意象”的城市名片。强化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加强空间品质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注重“第五立面”和建筑顶部设计。坚持“大生态”格局,完善开放空间网络,加强公园绿地和体育、文化功能的结合。全面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强化历史风貌保护,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另一方面,建设智慧安全的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超前布局新基建,推进设施智能化。构建弹性适应、具备抗冲击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安全韧性城市空间,提升新城综合防灾减灾和电力、燃气等安全保障能力。

建设目标上,至2025年,5个新城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GDP总量达到1.1万亿,新城基本形成独立的城市功能,初步具备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地位。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产业能级上,新增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城中心初步具备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功能能级,新城成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五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公共服务上,拥有一批服务新城、辐射区域、特色明显的高能级公共服务设施和优质资源,形成保障有力的多样化住房供应体系,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功能更加完备。交通出行上,形成支撑“30、45、60”出行目标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框架,即30分钟实现内部通勤及联系周边中心镇,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国际级枢纽。环境品质上,形成优于中心城的蓝绿交织、开放贯通的“大生态”格局,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至2035年,5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在支持政策方面,一是强化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居住证积分和落户政策,加大对紧缺急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二是优化土地保障政策,市、区用地计划指标向新城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倾斜,支持产业区块实行混合用地等政策,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低效用地分类处置和退出机制。三是加强财税支持政策,市、区两级政府加强对新城的财税支持力度,实施新城范围内的市级土地出让收入支持政策。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实行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制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最新文章
地产行业最后一块短板,终于被补上了_腾讯新闻
明源君经常强调,随着地产行业从增量开发时代转向存量运营时代,房企的核心竞争力不再局限于城市布局和产品打造,而是能否通过深度服务用户,构建长期价值。正因如此,近年来以华润置地、中国金茂、越秀地产为代表的多家头部品牌房企,纷纷
开年最戳我的女性故事,来自30年前的上海少女
1993年,动工两年的东方明珠塔已见雏形,圆滚滚的基座和高耸的塔身出现在浦东的天空中。这座充满现代感的建筑,隔着黄浦江水,与外滩的繁华建筑相对,去年的电视剧《繁花》重现了这一场景,一天天长高的塔尖,标记着人们对于未来日益增长的
在追逐“更快更强”的时代里,他们选择了“让消费者再好用一点点”
2025年10月10日,苏州湾会展中心,一场名为“以科技,暖人心”的发布会温暖启幕。没有炫目的灯光秀,没有夸张的标语,国内智能清洁新势力品牌友望(UWANT)在此发布了全新吸尘器“扫地僧”。没有夸张的参数宣言,没有冰冷的技术堆砌,取而
10月16日·上海早新闻
今天气温回落,全天23~27℃之间,热度稍减。白天以阴到多云为主,局地有短时阵雨,范围不大,影响有限。北到东北风3~4级,沿江沿海地区4-5级。明天冷空气还没影响到上海,气温会有个小反弹,最高温再度升至30℃左右。预计周六早晨前后,冷
三款优质小屏手机推荐,价格已经大跳水,还能流畅用五年_腾讯新闻
细心的网友就会发现,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高端手机普遍都采用了大屏的设计。大屏虽然说可以带来更宽阔的屏幕视野,但是也带来了更加笨重的机身,握持起来不那么方便,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坠手感。对于喜欢小屏手机的网友来说,这些机型显
10块钱买一条“中华”?低价茶打擦边球!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唐峥 校对 卢茜“线上线下大家都见过,红色的(中华包装)口感纯正醇香,新号福利。”在一个社交平台直播间,两个不露脸的主播正在卖力地喊着。在屏幕中间,与香烟品牌荷花、南京、中华包装近乎一致的产品撑满了整
DoNews
for Android & iOS
首日票房仅5万,上映第二天就网播,2025电影圈最大的笑话来了
世界第一的高峰是珠穆拉玛峰,但有谁知道第二是哪个?都说人们只知道最强那个人是谁,第二个就一落千丈,这句话放在娱乐圈同样受用。一个团队、组合甚至是兄弟,拔尖的光芒万丈,后面的就显得暗淡许多,甚至被人忘记。最近,有一部“双亚军
从2199元到3788元,小折叠手机进入普及阶段,三款机型方便选择_腾讯新闻
最近折叠屏手机声音不大,因为大家发现折叠虽好,但是目前直板手机,或者说大屏手机设计得也挺好,各有特色。所以,折叠屏手机靠折叠来增加自己的溢价也渐渐不被接受。实际上,现在折叠屏手机价格已经有不少松动,甚至开始走入普及阶段。这
科技观察|折叠屏手机市场进入“缓冲期”,高端用户仍是购机主力
编者按:2024年,智能手机行业持续复苏。智能手机产品在外观、材质、影像、AI、续航、屏幕、性能等方面能力持续提升。又逢年终盘点时,结合每年一度的“年度手机行业发展报告”系列活动,我们围绕本年度手机影像能力、AI应用以及智能手机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