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2024中国留学市场盘点:英美缩水、亚欧升温,性价比最关键
2025-10-19 12:04

过去一年,中国留学市场持续回暖,但在细分留学目的地上,呈现出明显分化。

一方面,留学占比的中国留美留英市场持续缩水,尚未恢复到疫情前规模;另一方面,以中国港澳地区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留学/求学目的地和以德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留学增势强劲

印度学生规模15年来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与2019/2020学年中国留美学生峰值的37.25万人相比,2023/2024学年中国留美学生减少9.5万人,下降25.5%,倒退至2013/2014学年的水平。

中国留英学生自2021/2022学年达到创纪录的13.5万人后,连续三个学年下降。2024/2025学年留英规模比峰值时下降23.2%,较疫情前的2019/2020学年申请量仍减少13%。

与此同时,中国香港、新加坡的申请量在不断攀升,欧洲各国留学热度逐步恢复。

年来,港校针对非本地生颁发的学士及硕士学位数量保持增长,尤其是授课型硕士,2023学年入学人数同比增长超过30%;自2024/2025学年开始,香港八大院校还将非本地生招生比例从20%提高到40%。

启德学府事业部总经理柴琳在盘点2024年中国留学市场时指出,中国港澳留学人数的增长,是由于新专业的开设以及内地校区的落成;日本、韩国则是更多受益于疫情后,原有存量市场的快速恢复;新加坡对高净值家庭、顶尖学子的吸引力愈发增强;马来西亚则是受惠于公立院校的扩招政策。

德国高校越发国际化,多所名校王牌工科专业新增英授课程,中国学生留德选项变多。从专业选择看,国际学生选择最多的仍然集中在工程类。电气工程首超机械制造专业,成为中国学生的留德新宠。德国语言签证恢复,专业直入和语言班均可获得签证。

法国高等商学院仍然是中国学子的热门选择,2017到2022年,就读法国商学院的中国学生增长28%。硕士为主流申请学段,奖学金较容易获得。从授课语言分析, 英文授课占比72%。

荷兰北欧等英语系国家的高校则因排名高、教学质量高、工签政策宽松、就业机会多,也愈发受中国学的热捧。

高性价比是2024年中国留学市场绕不过去的一大关键词

根据启德2024年调研数据显示,意向留学生对留学费用的关注度有所提升,这一变化可能受到以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海外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通货膨胀问题,导致留学成本上升。其次,在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即使是中产和富裕家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收入的影响。这些现实因素的叠加,使得中国学生和家长在考虑留学时更加关注费用问题,可能会倾向于选择更经济实惠的留学方案,同时对奖学金、助学金等的需求增加。

这一趋势表明,留学决策正在从单纯的教育品质转向更加综合的成本效益分析。

“经济下行之下,相比英美,欧洲留学费用堪称‘白菜价’。”柴琳称,52所欧洲院校QS排名前200,教育质量文凭含金量较高,有望迎来留学黄金发展期。

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公立大学免学费,只需缴纳注册费,各国院校有所差异,比如法国本科注册费170欧元到2770欧元不等,约合人民币1300元到22000元,而私立大学学费则在5万到20万元不等。

美国公立学校申请显著增长在2024申请季,美国公立学校的申请量487万份,同比增长16%私立学校收到的申请量为454万多份,增长5%。这一数据反映了申请者在选择学校时可能更加注重性价比,尤其是学费方面的考量。

马来西亚的留学申请量也几乎翻倍增长近日,马来西亚教育全球服务中心(EMGS)发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留学申请数据,该中心共接收了54150份前来马来西亚留学的申请。其中来自中国的申请数量最多,占45.25%。

第二大关键词体现在专业选择上,就业驱动下跨专业申请增多。

启德2024年的调研数据中,超过成的意向留学生考虑跨专业申请,相比2023年提升了15.6%。在选择跨专业的原因中,“考虑以后更好就业”的比例最高,达到76.2%。

对比2023年、2024年意向留学生选择学科/专业的考量因素,“未来就业面广”是今年留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占比近一半。而在2023年,选择“未来想从事相关的职业”的占比最高,超过一半,“就业面广”的占比仅占17.8%。

这一变化说明,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留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也受到影响,他们往往会更早地做职业规划甚至实习,甚至还有从大一就开始“卷”实习的案例。

多伦多大学数学统计系的大一新生Mingo虽然今年刚入学,且被该校直接保研,但相比同龄人,他已有两段实习经历。趁着暑期空档,他在国内一家大型央企做实习数据分析师。

“对自己的专业有些迷茫,不知道未来能干什么。”Mingo告诉界面新闻,提早实习可以帮他筛选哪些工作更适合自己。

整体来看,留学生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有所提高。2024年启德调研数据显示,海归工作与专业的匹配度中,“非常匹配”和 “有些匹配”的占比分别为24.2%和43.1%,高于2019年的20.7%和34%。

这主要是因为海归对自身职业的规划更加清晰,在求职过程中更加积极地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并且企业招聘也更加重视人才的专业背景,以及技能与岗位的匹配度。具有较好就业前景的院校与专业也更受留学生的青睐。

例如,加拿大的200多所大学与学院中,约有90%的院校开设Co-op带薪实习课程/项目,这些项目由加拿大政府与企业合作,许多学生在Co-op实习期间表现出色,直接被实习单位录用,实现“毕业即就业”。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数据,2024年,STEM继续成为国际学生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国家留学首选的专业领域。

第三大关键词是国际人才回流

国内政策的加持,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流重点城市留学落户政策放宽、归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加码、全国多地的定向选调生面对海归开放。

比如2024年上海更新了落户激励条件中的全球前100高校名单,新增15所大学;广州的留学生落户政策放宽,不再要求社保的缴纳时长等。

为了更好地吸引和支持留学人才,国家十部门日前还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促进留学回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

“(留学生)回国找工作是大势所趋。”纽约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生蓝钰童对界面教育表示,国内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创新型企业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他曾在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实习,积累了金融市场分析和投资经验,未来希望能回国在金融或科技创新领域工作。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传媒专业的姜姜则称,在美国留下来较难,除了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可能会留在美国,大部分同学最后的选择还是回国,况且如今国内企业发展势头好,“我们要跟随大趋势”。

据全球职场平台领英今年4月发布的《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显示,逾八成海外留学生毕业后的首选是回国发展,该比例较上年高出一倍之多。

与之形成对比的一组数据是,希望毕业后留在海外开启职业生涯的中国留学生占比,已由上年度的37%急剧下降至3%;处于暂未明确计划、观望状态的中国留学生亦由上年度的31%减少至13%。

但留学生回国就业的压力并不小。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7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市场竞争加剧。海归求职难度增大,主要阻力是薪资要求高和不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

展望2025年,中国留学市场预计将会出现以下趋势:

一是学历提升持续升温,高学历入读者增加。

根据HESA(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数据显示,近五年(2018/2019-2022/2023)前往英国入读的非欧盟国际学生中,非首年入学的全日制授课型硕士人数逐年攀升。2022/2023学年,非首年入学人数占所有全日制授课型硕士人数的14.09%,意味着非欧盟学生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第二硕士或者延期入学。

美国研究生人数持续增加。关于国际学生的学术层次分布中,美国国际学生中研究生人数连续三年最多。2023/2024学年,有502291名国际研究生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同比增长7.6%。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长建立在去年21%的增长和前年17%的增长基础上。

新加坡奉行 “精英化” 教育体系,对中国申请者来说,新加坡国立大学还开设了与中国合作的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采用“1+2+1" 的培养模式,申请读博的第一年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对应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基础学习,2-3年间回中国进行课题研究,最后在博士第四年回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完成论文写作、答辩等,可拿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该项目不收取学费,每月发放至少一万元的奖学金。

二是留学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加拿大近期开始严格控制学生签证的发放,这意味着想要前往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核和筛选。业内人士解读称,此举是为了减少非必要留学人员,优化签证资源的分配,确保只有真正符合加拿大教育需求和标准的学生才能获得签证。

澳洲在今年8月公布限额提案,8月至12月期间,因限额提案影响,众多热门院校提前截止申请和缴费,并开始提升入学要求,包括语言和GPA,Offer发放速度较慢。这一政策限制了国际学生的数量,使得留学澳洲的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香港等高校提高录取标准。2024入学季,有超过八成的港校授课型硕士录取者至少有一段实习经历或工作经历,超过三成曾经参加过科研活动/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还有13.7%的录取者曾经在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的奖项。

至于最大的中国留美市场,中美关系逐渐成为重要因素。2025年开始执政的特朗普政府的留学政策引人关注,很可能继续影响中国留学家庭的留学决策。

最新文章
当大巴黎再次碰上利物浦,风水轮流转,但菜是原罪
对于上周中的欧冠,大概每一个球迷都会对结果津津乐道,但并不想去回看比赛过程。毕竟,一场比赛被大巴黎按在地上摩擦90分钟,实在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所以,有的球迷建议利物浦应该延续上一场死守的战术,只要能够晋级,我们不介意再吃一
腾讯娱乐年度盛典红毯:刘浩存美神降临,周深唱《好运来》,向佐混搭风抢戏
文 | 烤娱2025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娱乐圈的盛典活动也扎堆出现,各大平台纷纷亮大招,都想在岁末抢占一把头条。12月25日,2024腾讯娱乐盛典在北京拉开帷幕。诞生于2014年的腾讯娱乐盛典,如今已经走过11个年头,也是鹅厂的品牌项目之一。聚
如何订阅China Daily报纸?官方攻略来了!
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双十一花式营销中国游戏火遍全球运动健儿闪耀巴黎嫦娥六号月背挖土带回地球来中国旅游city不city啊中国三蹦子走向世界甘肃天水麻辣烫出圈中式木头建筑里有多少奥妙……这一年,世界各地的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涉及政治、经
第一款月活破亿的短剧APP诞生,字节系再造神话
编辑 /  B B近年来,短剧市场份额激增,这股新型浪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各大年龄段观众蔓延,各类微短剧APP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据相关行业媒体报道,截止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到5.76亿,占整体网民的52.4%。相较于长视频
202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代建综合能力TOP30排行榜发布
01头部企业整体表现稳定,绿城管理、蓝城集团、金地管理稳居综合能力前三从202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代建综合能力TOP30来看,总体呈现三个特征:第一,代建头部企业强者恒强,表现稳定。一方面综合能力TOP10企业总体变动率仅为10%,格局相对稳
决赛东莞!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公开赛全国总决赛、扣篮大赛本周末燃情上演
11月9日-10日,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公开赛(FIBA OPEN 3X3)重燃战火,来自全国12大赛区的24支球队将齐聚“全国篮球城市”东莞,在东实C park中心广场一较高下,角逐本届赛事最高荣誉。届时,除了紧张刺激的正赛,国内顶尖灌篮高手还将联袂上
Lunita2025年十二星座运势(巨蟹座)
【巨蟹座】事业:2025年对巨蟹座而言,是事业方面自我蜕变和成长的一年。今年会带来很多全新的开端,你会获得开拓自我、提升职业地位的机会。也会经历调整状态,休养生息,寻求心灵的宁静,用充沛的状态迎接接下去的发展。很多人会找到心灵
友邦保险:夙愿达成
如果以2010年为限,此前主要是九大保险集团成立各自的保险资管公司,2010年之后,一批中小保险公司成为保险资管公司的主力。2011年9月,随着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获筹,合资寿险公司亦开始加入保险资管公司阵营,中英人寿、中意人
鸿蒙电脑应用登陆平板,国产软件正在打破“设备边界”
7月24日,华为发布搭载HarmonyOS 5的旗舰平板HUAWEI MatePad Pro12.2英寸。至此,华为完成了在手机、电脑、穿戴设备、智慧屏、车载座舱、平板等核心终端品类上鸿蒙5的全面覆盖。最新数据显示,已有40余款设备搭载鸿蒙5操作系统。 随着终端
DIY硬件一周精选 | 英特尔传奇退休,AMD重磅新品或定档CES 2025,微星推Ultra200V小屏掌机
欢迎收看本期DIY硬件一周精选!这周英特尔整了不少大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周电脑硬件科技圈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吧~微软:强行运行Win11或将影响保修先说说微软最近在干嘛,脍炙人口的Windows10系统到明年10月就停止支持了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