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发展到2022年,各大品牌似乎在设计和功能上都逐渐走向了同一个方向。同样的芯片、同样的、同样的屏幕、同样的体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导致手机的功能越来越趋同,因此那些一直坚持自我审美并还在进行突破的产品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了。索尼Xperia手机就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今年索尼在传承经典设计的基础上继续突破,发布了这台Xperia系列最新的旗舰机型——Sony Xperia 1 IV。
设计一直都是索尼的绝对强项,从品牌诞生之初到现在,索尼独有的美学基因让无数电子产品成为经典,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乔布斯对苹果产品的美学追求。好的产品总是会相互影响的,好的设计也是。
外观方面,索尼这次的包装属于是把环保概念玩到了极致。包装的小巧程度很难让人想到里面装的是索尼最新的旗舰机型Sony Xperia 1 IV。
包装的厚度也就类似于一台手机的厚度,纯白色的包装盒质感还是很好的。
其实从外包装我们就能知道,这次Sony Xperia 1 IV肯定是不会带充电插头的。打开包装盒就可以看到了,包装盒内只有Sony Xperia 1 IV机身一台,以及产品说明一份。包括和充电插头都是需要另配的。
所谓的信仰加持就是我们把机身贴膜撕开之后,露出SONY LOGO的一刻。索尼Xperia系列的旗舰机型一直都延续了一套极简的设计语言,机身也不会采用各种炫光、拉丝、变色等工艺。我拿到的这台是夜烟黑配色,磨砂手感的机身背部非常细腻,机身背部只有正中的索尼LOGO采用了亮面设计。
影像系统一直都是索尼Xperia系列的重中之重,这次在Xperia 1 IV上依然不变。并且索尼在上一代出色的硬件系统上再次提升,让这一代的影像系统配置格外引人瞩目。
这次Xperia 1 IV采用的是三摄四焦段配置。除了广角和超广角两枚镜头之外,索尼突破性的为Xperia 1 IV加入了一个85-125mm的光学变焦镜头,85mm到125mm焦段是真正的光学变焦,中间焦段拍摄是无损的光学变焦效果,相较于传统定焦长焦镜头,带来更多拍摄便利与画面优势,相当亮眼。除此之外,主摄使用的是1200万像素的1/1.7英寸传感器,拥有F1.7的大光圈。超广角使用的是1200万像素的1/2.5英寸传感器,拥有F2.2的光圈。
机身背部的磨砂材质底部,索尼淡淡的将Xperia系列标识印在了上面,日常使用很难发现,需要在特定的光线下才能隐约看清。
屏幕方面,索尼使用的是一块6.5英寸的21:9比例的4K HDR OLED屏幕,支持120Hz高刷新率,最高亮度为1000nit。索尼的这块屏幕素质相当高,屏幕使用了10bit等效屏,并且搭载了X1移动版图像处理器,支持BRAVIA HDR动态逐像重塑技术。并且如果开启“大师模式”,还能体验到由索尼电影机CineAlta带来的专业色彩校准。
索尼Xperia 1 IV并没有使用目前很多安卓机型常用的水滴屏、挖孔屏等方案,而是依然采用了经典的直屏配置。屏幕的额头和下巴都尽量收紧尺寸控制得也相当不错。前置影像系统头采用的是光圈为F2.0的1200万像素摄像头,传感器面积达到了1/2.9英寸,足够保证在弱光环境中的自拍也同样清晰。
在按钮和接口设计方面,索尼则依然坚守着自己在智能手机上独有的认知。比如这枚快门按钮,从功能机时代的索尼爱立信拍照手机就一直延续到了智能时代,快门按钮采用了菱形格子设计保证了快门按钮的手感和并且达到防滑效果。另外快门实体按钮支持半按对焦功能,实际拍摄体验也几乎和索尼微单系统相机没什么差别。
对于有强烈摄影需求的用户来说,一枚实体的快门按钮的诱惑还是相当大的。实体快门按钮不仅仅是作为装饰和噱头,在实际拍摄时,实体快门会让拍摄更加稳定,不会出现触屏按下会导致机身晃动的情况。另外索尼也支持实体快门快拍功能,只要在锁屏状态下长按快门按钮就会直接进入到拍照功能。
索尼Xperia 1 IV机身顶部拥有一个“极为先进的3.5mm耳机接口”,这几乎是目前主流智能手机或者说旗舰机中屈指可数的产品了。手机取消3.5mm音频接口这个设计,我始终认为更多是出于市场策略原因而做的。3.5mm接口对发烧友来说意味着可以方便地直接插入Hi-Fi耳机直接使用。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也可以直接使用价格更加低廉的入门有线耳机而不是无线。此外,Xperia 1 IV搭载正面立体声扬声器设计,音效立体,延续索尼在音效方面的优化表现。
Xperia 1 IV机身底部使用的是USB type-C接口,同时索尼将SIM槽也放到了机身底部。SIM卡仓除了可以放置SIM之外同时也可以装入一张TF卡用来扩展手机存储空间。
Xperia 1 IV延续了索尼在细节设计上的基因,底部的SIM卡仓完全不需要使用卡针,直接用指甲就可以轻松将卡槽取出。单这一点设计就要给予好评。
索尼Xperia 1 IV的机身按钮分布也同样有索尼的“执着”基因,机身所有的按钮都放到了右侧。除了快门按钮之外,机身右侧还有一个开/关机指纹按钮以及音量调节按钮。Xperia 1 IV的开关机指纹识别按钮依然延续了索尼侧边指纹识别的传统,按钮采用的是和机身同样高度的设计,没有突出于机身,可以有效地防止误触锁屏。
侧边指纹一直是我觉得非常方便的解锁方式之一,相比于人脸识别对于口罩的不友好,以及屏下指纹对显示屏幕的特殊要求。侧边指纹很好的在易用性和安全性上做了平衡处理。
并且还有一点细节,就是平行于机身锁屏/开关按钮在使用手机夹或者遥控器等需要夹住手机的场景时,不会出现不小心夹子直接把手机夹关机的情况,这点应该是有过相关经历的用户都会理解的。
总的来说,从外观方面来看,索尼Xperia 1 IV的外观设计依然延续了索尼经典的设计元素。21:9的屏幕比例在配合这块高素质OLED屏幕的日常观感非常出色,特别是在观看经典2.35:1之类的电影时沉浸感十足。另外21:9的屏幕比例在日常使用时握持感也很舒适,加上出色的做工,Xperia 1 IV从外观上看很让人心动。
性能方面,索尼Xperia 1 IV作为Xperia系列的旗舰机型,每一代都会使用目前安卓端坐强悍的处理器。这一次索尼直接给Xperia 1 IV搭载了一枚全新的骁龙8移动平台,新一代骁8移动平台在AI、游戏及网络连接等多方面拥有更好的体验。高通Adreno GPU的图形渲染速度提升约50%;CPU运行速度高达3.0 GHz,与前代相比性能提升约20%。
系统方面,上文我们介绍了索尼Xperia 1 IV的侧边指纹识别在日常使用中的体验非常出色,尽管曾经有少数安卓机型使用过类似方案,但目前使用侧边指纹识别解锁的品牌已经屈指可数了。另外系统层面由于索尼和魅族Flyme进行了深度合作,所以整体操作系统的便利程度相比之前的Xperia机型也有了很大提高,包括负一屏的日常信息整合以及Aicy语音助手的加入都让Xperia 1 IV更好用了一些。
而且Xperia 1 IV的多窗口模式对于这块21:9的屏幕来说也很合适,用户在全局使用的时候可以随时通过屏幕右侧的小竖条激活多窗口功能,直接开启应用画中画或者分屏模式。
游戏方面,索尼Xperia 1 IV因为使用的是性能强悍的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因此在日常游戏时的体验也同样出色,系统内置了游戏增强辅助器,可以帮助用户在游戏进行同时快速进行设置。在《王者荣耀》的实际体验中,我们将画面设置为60帧体验,实际游戏画面顺畅。
我们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随时激活游戏增强器,调整游戏模式、进行串流或者其他增强设定。Xperia 1 IV是2022年穿越火线手游指定比赛用机,能够畅玩120帧穿越火线手游。
相信对于Xperia 1 IV的目标用户来说,无论是使用目前顶级的芯片还是优化过的系统,都不如Xperia 1 IV背面的这几枚摄像头来的吸引人。强大的影像系统才是索尼Xperia 1 IV引以为傲的最强功能。
索尼Xperia 1 IV延续了Xperia系列的专业传统,手机内置了“摄影大师”、“电影大师”、“视频大师”三个专业的影像APP。而其中的“摄影大师”操作界面元素和索尼自家的Alpha微单相机如出一辙,对熟悉索尼微单系统的用户来说使用Xperia 1 IV拍照会非常熟悉。源自索尼微单相机的20张每秒HDR高速连拍在Xperia 1 IV上得到保留,对于抓拍来说有着不错的使用体验。
在“摄影大师”的左侧是拍照的预览画面,而右侧则是摄影功能的参数设定,包括对焦模式、对焦区域、曝光补偿、感光度、测光区域等最常用的拍照功能都可以直接在界面上进行快速设置。
三摄四焦段
索尼Xperia 1 IV这次的影像系统采用的是三摄四焦段配置,从超广角的16mm到广角的24mm再到85-125mm到光学变焦长焦镜头,可以实现16-375mm平滑变焦。并且在“摄影大师”拍照界面我们可以对拍照的焦段进行快速设置调整。索尼依然在Xperia 1 IV机身上设置了摄影师最熟悉的几个常用焦段:16mm、24mm、85mm以及125mm,用户可以快速进行切换。
索尼Xperia 1 IV 16mm焦段视野
索尼Xperia 1 IV 24mm焦段视野
索尼Xperia 1 IV 85mm焦段视野
索尼Xperia 1 IV 125mm焦段视野
测光模式
测光模式选择是智能手机中很少出现的功能,但是对于熟悉相机操作的摄影师来说测光模式在日常拍摄时就好用很多。索尼Xperia 1 IV的“摄影大师”中可以对手机进行三种测光模式的调整,和大多数单反微单相机一样,拥有:多重测光、中心测光和点测光三种。
极速对焦
对焦一直是索尼Xperia系列旗舰机型的“杀手级”功能,这次也不例外,索尼Xperia 1 IV借助了3D iToF传感器和AI算法实现了后置三枚镜头的全部高速自动对焦。并且支持物体追踪、人眼/动物眼部侦测对焦,以及跟踪对焦。
当我们需要进行追踪对焦的时候,可以直接在“摄影大师”中点击需要跟踪拍摄的物体,手机便会自动对其进行锁定。此时的Xperia 1 IV就可以牢牢地锁定被摄物体,随时按下快门就可以抓拍到一张焦点清晰的照片。
实际测试体验,即使我们不选取需要跟踪拍摄的主体。Xperia 1 IV也会在用户半按快门的时候自动将焦点对准画面的主要被摄物。并且对于人像拍摄来说也会在开启眼部追踪对焦的时候将焦点锁定到拍摄主体眼部。特别是对于无规律运动的儿童来说,索尼Xperia 1 IV都可以做到精准快速地将焦点锁定。每秒60次的AF/AE,带来了更准的对焦与曝光效果。
Xperia 1 IV 24mm主摄畸变测试
对于智能手机来说,主摄和超广角作为日常使用最多的镜头,在一些场景拍摄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畸变的情况,因此我们也测试了一下Xperia 1 IV的畸变矫正情况。
索尼Xperia 1 IV 16mm 取景
索尼Xperia 1 IV 24mm 取景
可以从取景框的截图中看到,索尼Xperia 1 IV无论是在16mm还是24mm拍摄时,畸变矫正都做得相当出色。特别是在16mm超广角拍摄的时候,几乎看不到任何桶形畸变的情况出现。
画幅调整
索尼Xperia 1 IV的“摄影大师” APP中还有一个很好用但是容易被忽视的功能,就是在专业相机中会搭载的“高宽比”设定模式。相比很多智能手机的拍照画幅默认为4:3或者16:9,最多也就在给用户一个1:1模式。
索尼Xperia 1 IV允许用户在拍照模式中将高宽比设置为3:2,这对于经常使用相机和手机功能拍摄的用户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功能。3:2的画幅不仅仅是省去了用户后期裁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让用户在前期拍摄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传统相机的3:2比例进行构图,日常使用更加方便。
索尼Xperia 1 IV的4:3高宽比预览
索尼Xperia 1 IV的3:2高宽比预览
“电影大师”与“视频大师”
“电影大师”与“视频大师”是索尼Xperia 1 IV内置的两款功能强大的视频拍摄APP。很多用户可能会费解为什么视频拍摄需要两款APP来分别实现。实际上“视频大师”的拍摄更接近日常视频拍摄体验,参数设置等也对普通用户更加直观友好。而“电影大师”的拍摄界面则和索尼自家的顶级电影摄影机CineAltaV的操作界面相似,对专业的视频从业者来说使用更加熟悉。
“视频大师”的操作界面更加类似于索尼自家的DV系统,操作界面直观看上去没有复杂的设置按钮,主菜单可以直接设置手动/自动对焦以及无缝变焦操作。更多复杂的画面设置都隐藏在了设置菜单当中。另外,Xperia 1 Ⅳ支持的4K 120帧 HDR视频录制的功能,也可以在“视频大师”App中开启,支持这个功能的手机,不算多见。
而在“电影大师”APP中,操作界面一下就专业起来了,普通用户第一次使用可能会比较懵。“电影大师”的操作界面有点类似于“摄影大师”,索尼都将更多专业的参数设置放在了屏幕的右侧。用户可以直接对拍摄画面进行分辨率、帧率、色彩风格、镜头焦段、快门等参数直接调整。所有的拍摄参数也都在预览画面下方给予显示,和专业电影机的监视系统类似。
“电影大师”的专业性还体现在,用户如果想要对画面曝光进行调整需要逐个参数进行设置,并且“电影大师”中的快门速度并不是使用单反微单相机常见的秒数作为单位,而是使用电影机拍摄常用的快门开角来计算。
机内直播
索尼Xperia 1 IV机内还自带了直播功能,对于很多新媒体工作者非常有帮助。索尼Xperia 1 IV的机内直播支持两种方案,分别是是用自带的强大摄影系统通过“视频大师”进行推流直播。另一种则是支持使用索尼相机通过数据线将视频信号串流到机内进行推流直播。
使用方案一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在“视频大师”中设置好推流地址和密钥,就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自带摄像头将视频推流到各种常见的直播平台。使用机内推流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直接调用索尼Xperia 1 IV大高规格摄镜头,因此我们就可以拍摄更好的画质以及更快速地对焦。对于不少需要进行小物精准对焦的带货直播来说非常有帮助。
第二种方案则是索尼Xperia 1 IV支持使用Typc- C数据线直接将索尼相机连接到手机,并通过手机直接作为相机的外接监视器使用,无需任何第三方软件和费用。并且同样可以将推流参数配置好之后使用手机将相机的视频流推出直播。这种方案适合对画质有更高要求的个人或者团队。并且即使不作为直播推流使用,日常将索尼Xperia 1 IV的高素质屏幕作为相机的小监也是非常好用的。
经过了一周的实际体验,索尼这台Xperia 1 IV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拍照功能非常好用,特别是对我这种使用索尼微单系统对用户来说几乎是零成本就可以快速上手。拍照功能中索尼对强悍对焦已经无需多言,几乎是目前手机自动对焦中最强悍的机型之一。除此之外,拍照功能中最让我喜欢的还是很多索尼Xperia独有的参数设置,比如高宽比的3:2尺寸自定义、比如一键切换手动自动对焦模式以及AF-On和AE锁定这两个相机用户经常会用到的功能,都让拍照变得更加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