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银行名义发送贷款营销短信,市场监管部门深查灰黑产业链

   日期:2025-09-28    作者:m7vkm 移动:http://yy520w.xhstdz.com/mobile/quote/112.html

图片

图说: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今天,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牵头开展“清链3”执法行动,对短信群发系统领域及其下游贷款中介公司展开调查。此次行动是市场监管部门对贷款中介行业乱象的又一次重拳出击,旨在铲除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灰黑产业链。

19个点位同步检查

“【工商银行】尊敬的客户,我行可授信于您67.8万将10月31日到期,可用于日常消费,房屋装修,生意应急,查利息回1,办理回2,拒收请回复R。”这条“106”开头的借贷短信,真的是工商银行发的吗?为何能发到消费者的手机上?

在对前期案件的深入排摸中,执法总队发现一家短信群发系统运营商的主要客户群体为贷款中介公司。该运营商不仅主动提供或根据客户需求修改短信内容,还涉嫌帮助贷款中介公司以银行机构名义发送商业营销短信,从而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而短信接收的手机号码,则由贷款中介客户自行收集上传,或由该公司通过一款“号码魔方”软件自动生成后上传。

该公司在明知贷款中介客户并非银行机构的情况下,仍帮助其以银行机构名义发送商业营销短信,涉嫌帮助贷款中介公司进行虚假宣传。这一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该平台的深入检查,执法总队梳理出上海地区19个点位的贷款中介公司。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力量116人,对上述点位同步开展现场检查,发现12家贷款中介涉嫌通过该平台以银行机构的名义虚假宣传,1家信息公司存在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

图片

两大违法行为突出

在对19个点位的现场检查中,市执法总队发现两大违法行为突出。首先是商业推广中的虚假宣传行为。贷款中介公司假借银行机构名义,通过群发短信、AI直呼、人工拨打回复短信的电话等方式招揽贷款业务,涉嫌虚假宣传。

贷款中介公司则使用短信群发平台,向不特定对象群发办理贷款的短信。若客户回复短信显示有意向,该公司便会以人工拨打电话的方式联系客户,并通过微信或当面洽谈。若客户决定贷款,当事人会帮客户在银行申请贷款,并收取相应服务费。

其次是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一家贷款中介公司未经消费者同意,通过微信购买了数千条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姓名、手机号码、存在办贷意向的银行等,并使用支付宝支付购买费用。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对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采取“零容忍”态度。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共同铲除侵犯消费者权益、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灰黑产业链。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