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十大”网络热词出炉引发网友大讨论——
汉语危机是网络热词的错吗?
点击事实
12月11日,百度贴吧发布了网友票选出的“2013年度网络最流行十大热词”,其中,“土豪”高票领衔,“不明觉厉”、“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词语入围榜单。此结果引发网友和媒体的强烈关注。有的网友说,这些词内涵丰富,引导潮流;而有些网友则认为这些词晦涩难懂,毫无美感。
在眼下一片汉语危机的讨论中,该如何对待网络热词?封杀还是倡导,抑或顺其自然?
观点碰撞
正方观点:既然受到网友追捧,就有它的合理性
@我兔雄起:没什么认同不认同,既然是网络用语,说明它有特定的使用人群,如果某些词被大众接受,那就证明它有实用性,古代那些成语不也是这么诞生的吗?
@Orfilaerica:古人造出的成语有相对的典故,而现在我们所造的新词也是根据当下的社会现实或是个人遭遇而来,至于听懂或是听不懂,也只是网络流行词,只是一种娱乐精神而已,没必要杜绝。
@白墨玄:过50年留下来的进词
典,找不到的也就被历史淘汰了,不用太过较真。
@简简单单ontrol:听不懂就别去听,语言是门工具,人们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无伤大雅就可以。
@Miya_沫G:新生事物产生后流不流行都有道理,我觉得这些新词不代表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现象。人们对如今的社会怪象用四个字总结出来,便于应用于口头笔端,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心意和释放情绪,没什么不好。
反方观点:既不合语法,也不合修辞,不能用
@H390420:既不合语法,也不合修辞的语句,不能用,因为它不规范,极易造成混乱,不要拔高那些胡说八道的东西!
@应栋斌老师:什么叫断章取义?想必现在的网络热词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
@诱点零:网络词语,有好的也有坏的!但是人人都懂得那些大多数是坏的,还偏偏很多人要去说,不但对未成年人有一定的危害,还会冲击我国传统文化。
@慕容扬:这些所谓的新词反映的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心态,虽然流行一时,但肯定经不起时间考验,没有必要盲从。
@红色高跟鞋:我感觉这些词挺肤浅的,就是一句话的缩略而已!不比
古代的成语,有一定故事背景和深刻含义,应该规范整顿!
@Kyrene-Clover:不看解释的话根本不懂,让人听了一头雾水,毫无文字美感。
@Ernest卢军:创新是好事,但如果脱离了现实,就纯粹是恶搞了。这样的热词,缺少了语句当中的主谓宾,根本就是贪图少讲几个字,省点力气,算什么发明啊!
@雨珠儿哗啦啦:我到现在都没完全弄明白这些网络词语的意思,也不愿意去弄得特别明白。反而是从我的领导、前辈嘴里听到一些祖宗传下来的词汇、语句,不明白意思的,就会去查一查,感觉那才是正常的语言,说出来还显得挺有文化。
专家观点
应该包容、辩证地对待网络热词
12月13日,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研室主任刘英基在接受焦点网谈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说应该包容、辩证地对待网络热词,因为很多热词都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并且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些问题的体现,宜疏不宜堵。而且好的终究会留下,不好的会被历史淘汰,就像前几年极火的“火星文”,现在也销声匿迹了。所以,应该以开放、平常的心态面对网络热词,相信大家的选择,相信历史的选择。
但是,使用网络热词也要有个度,比如对年龄较小的孩
子来说,过早、过多地让其使用这些词汇,会对其语言学习造成负面影响,网络时代,不让孩子触网也不现实,学校和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而成年人也要注意,在正式场合和正式的文字中,尽量不要使用这些热词,就像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的汉语危机,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有规范母语的责任感和责任心。而在一些娱乐、轻松的场合,用一用网络热词,不但可以调解气氛,还显得“与时俱进”,就像春晚的相声小品,网络热词从来都是演员最好的搞笑工具。
名词解释
网络热词释义
火钳刘明:意同“火前留名”,是被网友用来占楼露脸的方式之一,在各大贴吧均常见。
涨姿势:“长知识”的谐音,意喻让人长见识了,开眼界了。
深藏功与名:用来形容那些做完好事、大事却深藏不露、不为人知的真正牛人。
我伙呆: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多被用来表达惊讶和讽刺之情。
何弃疗:为什么放弃治疗,暗语是说“有病,快去治”。
土豪:现在通常指网络上有钱并以此炫耀的人。
累觉不爱: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
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
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