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情系那所小学
2025-10-27IP属地 湖北1

“我们汇滩小学,条件艰苦,但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愿这里的孩子比我们强,我就在这里生根发芽了!”

“外地教师或许会因为这里的困难而选择离开,但我是本地人,我有更加留下来的条件!”

张洋老师一直坚守在偏远乡村学校,在简陋的讲台上,用汗水浇灌希望,用爱心培育未来,让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最灿烂的花朵。

教学:认真负责肯钻研

1998年,各地老师还比较缺,张洋可以分配到好点的地方,但他坚决地选择南江县汇滩小学,开启了他的语文教学之旅。彼时的汇滩小学,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全校教师加起来仅仅只有10位。初来乍到的张洋,还没来得及适应新环境,就被委以班主任的重任,那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肩头责任的沉甸甸。

面对教学经验的匮乏,张洋没有丝毫退缩。他一头扎进教材里,逐字逐句地钻研,反复剖析教学大纲,力求精准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方向。就这样,在不懈的努力与摸索下,他的教学工作渐渐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课堂上,张洋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把控方式。每堂课讲完重点内容后,总会余下几分钟甚至十来分钟的时间,专门留给学生们自我消化。他深知,有些学生脸皮薄,即便有问题也不好意思去办公室找老师。于是,他选择留在教室里踱步,如此一来,学生们有任何不懂的地方,只要轻轻招呼一声,他便能即刻走到身旁给予悉心解答,真正做到了让知识疑问不过夜。

在张洋的眼中,从来没有所谓的“差生”。对于那些因家境贫寒而萌生出退学念头的学生,他总是第一时间上门家访,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他们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学校里,他更是对这些孩子关怀备至,从学习用品的资助到心理上的疏导,事无巨细。而面对那些上课容易走神的学生,他则巧妙运用“突袭提问”的策略,时不时出其不意地抽他们起来回答问题,让学生们时刻保持课堂专注度。

正是凭借着这份对教育的赤诚、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因材施教的智慧,每学期期末考试,张洋所带班级的各科成绩都如同闪耀的星辰,在年级里名列前茅,他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为学生们点亮了知识的灯塔,铺就了成长的道路。

疾病:从未将他击垮

2009年3月,张洋被查出患有肾衰竭重大疾病,2010年7月恶化转成尿毒症并开始透析治疗。他开始了漫长的透析之路……

最初得知患病的那段时间,他心情特别低落。下课后,张洋坐在办公室看着窗外的孩子们嬉戏打闹,他的内心也泛起一股暖流。而当节假日孩子们亲热地喊着“张老师”,蹦蹦跳跳地来到他面前,递上自己做的明信片的那一刻,他的心又活过来了。在家人的鼓励和学生们的温暖下,张洋心态越来越好,也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我经常教育学生遇到事情不能轻言放弃,我也一样,我应该给他们做个好的榜样。”

张洋所在的汇滩乡小学,距离县城中医院有70公里路,单向路程再快也得2个小时,来去就得4小时,为了赶时间,张洋每次5点就起床,赶镇上最早一趟客运车。为了不耽误学生们的教学进度,他将透析时间与上课时间调整,从未缺席过一节课。

2011年5月,张洋突然晕倒,被家人送到医院,医生多次下达病危通知书,还叫家人可以准备后事。而就在那天晚上,奇迹出现了,他清醒了过来,出院回家静养,可回家休养没多久,张洋又出现在学校。学校领导多次要求他停止教学,在家休息,可他依旧坚守岗位。在张洋的心中,学生就像是他的孩子,叫他怎么舍得放下?正如张洋自己所说,“疾病,只有靠自己的勇气去战胜它,这样才能好好生活下去,活一天就要干点有益的事,按时治疗,按照工作。”

退休:身退心却不退

随着年纪的增长,加之疾病的折磨,张洋退居二线。虽然张洋没有了课程任务,但天天早上能准时看到他出现在操场上。

张洋的家就在学校旁边,他平时也担任起了学校的后勤老师。看见学校的地面有垃圾,他会去主动捡起来,维护校园的干净环境。看见学校的水泥地有破损,他也会回到家拿来工具补补。冬天在校门口看到前来上课的学生穿得单薄,他也会提醒大家多穿不要感冒。学生们有不会的题,放学的时候也会去张洋家里,张洋也十分热心肠地给他们答疑解惑……他身退心不退,在方方面面上带给了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张洋和世界上万千老师的梦想一样,那就是当一个好老师,他热爱教育这个行业,在谈起自己这个梦想和那些可爱的学生们时,他眼里也满是希望和坚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方方面面上都践行了自己要如何当一个好老师,他让“教师”一词变得生动活现起来,激励着更多的教师奋勇向前。(赵艺凡、孙琴琴)

相关文章

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