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2%2F0713%2F15206530j00rexqby001qc000k000bn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嘉宾在论坛上演讲。本报记者 袁笙 摄
核心提示
7月9日上午,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举办“数字新基建分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大数据金融、区块链金融、跨境移动支付等行业龙头企业代表,金融行业专家,著名侨领,围绕国内外跨境金融创新、特色金融政策、数字金融赋能和多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及服务创新、特色数字金融赋能区域经济发展、跨境支付业务模式创新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发挥大会平台交流作用,探索面向未来的合规的跨境金融机制创新,金融赋能经济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特色金融服务国内外实体经济。
主旨
●围绕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就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夯实数字经济底座、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培育数字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完善数字治理体系、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等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中关注的重点问题开展高端对话交流,探讨数字新基建与未来数字世界的发展路径,以构建广东乃至全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经济新生态产业集群。
嘉宾阵容——
李千目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刘 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范济安 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
江志国 科大讯飞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
李海花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
曲海峰 阿里云基础设施副总裁、数据中心研究员
陈 祥 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神农数字技术研发中心执行主任
阎丽娟 深圳华龙迅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林之瀚 汕头华侨试验区华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西平 北京泰尔英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夏明华 北京中科网芯科技有限公司顾问专家、博导
观点
李千目——壮大产业能级构建世界级沿海产业带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新的一次产业技术革命不仅仅在工业界和农业界,在我们的服务业界一样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在相应的产业技术革命发展或者在孕育过程中,各个国家对于产业技术革命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规模化的控制,和理念的方向性改变。同样除了国家战略之外,相关的颠覆性技术和很多联合性创新技术,为这次产业技术革命的爆发,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对于汕头,我建议应该以壮大产业能级为着力点,实现东西两域地区与珠三角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统筹科技产业基础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倍增“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布局,形成属于自身的产业价值观以及核心竞争力强的中高端产业集群。同时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发数字技术,形成世界级沿海产业带,打开属于汕头新时代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开端。
范济安——数字新基建赋能数字经济新发展
提起数字新基建,关键词是新基建,包括了5G网络的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这些实际上是以能源互联网为底座,而工业互联网本身就是在推动工业智能化应用的一张新型的网络,因此5G的通信网络和以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构成的算力网络,就可以作为数字新基建当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底座,为上层的行业应用网络,向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网络等提供服务赋能。
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是当前创新最密接、增长最活跃的两个领域,他们之间的融合能够催生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务与新业态,逐渐成为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引擎,所以5G网络发展到目前已经3年多的时间,也从起步期进入到了一个成长期,中国联通在发展5G行业应用当中,具备作用运营商天然的优势和领先的行业地位,也愿意与企业和政府一起共同地构筑以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底座,赋能数字经济的新发展。
江志国——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数字经济建设的基础其实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化建设,而是去找到我们满足社会刚需的场景,通过这些应用场景的创新和行业的创新,去引领新的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所以场景创新是我们智能技术在未来应用的时候,一个核心的抓手。因此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实融和赋能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强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是一个命题。
在做强数字经济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尤其是现在全球的经济格局,都要把数字化和我们传统行业相融合,所以创新驱动协同发展需要激活市场的活力,就是场景创新。实际上从数字融合的角度就是要在公共服务、城市治理、民生事业、企业数字化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各个领域去推进转型,向服务业、制造业,甚至金融业、农民交通这些领域做覆盖,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应该说它是一个核心的重要支撑。
李海花——数字技术应用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数字经济得到了全球高度的关注,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全球各国基本上都把数字经济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来部署,数字经济应该说是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更高的经济形态。在数字经济中,数字化转型是目前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ICT技术和实体经济结合,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以实现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因此数字技术应用对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放大、叠加、倍增的作用。
工业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不到5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网络层面可以看到,很多新的技术,包括工厂内网、ICT技术、联网的技术和数据交互的技术和协议,都在快速地引入。在标识方面,我们国家目前已经形成了“5+2”的体系,“5”就是5个顶级节点,“2”就是2个灾备节点,同时二级节点也正在行业推广和赋能,目前也是达到205个,注册量是1220亿,解析量也超过了1.1亿,把标识写入到智能设备里面,这样交易的速度还有安全性更高了。
陈祥——“星火链网”是城市合作新模式
目前,各个城市已经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数字化经济的进程,尤其在后疫情时代,面对百年变革的情况下,我们如何通过城与城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应用我们数字基建,是一个城市需要面对的挑战,而通过“星火链网”的基建,去带动一个城市与城市之间产业的融合,是目前一个新型的合作模式。
“星火链网”的最大好处,在于通过这个城市本身有的市场力量以及优质的资源质量,整合出一个特色的产品,并通过大数据等渠道,突破所有的语言障碍和标准上的差异性,利用底层数据的一个采集去带动海关,帮助他们更顺利去通关,以及销售,向全世界推广。无论是国内的产品,还是国外的产品,都依托这样区域平台的服务体系,以标准引领品牌,以认证授权准入,以溯源服务全程,以运营带动效益,以监管强化底线,以信用净化市场,迅速地打通双边贸易过去的老大难问题,形成立体的保障。
“数”说汕头
1近年来,汕头全力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粤东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5722座,完成配套建设6384座,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及区县城镇的5G信号连续覆盖;光纤接入用户累计151.2万户,100M以上光纤用户占比达93.4%,入选首批“全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获广东省超高清(4K)电视网络应用试点城市。
2汕头于1997年兴建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并于2001年建成投产。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是中国大陆三大成规模的国际海缆登陆站之一,目前拥有通达亚太、东南亚方向的三条国际海缆,规划在建两条国际海缆,其出口带宽占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34.3%。
3汕头目前正加快发展具有汕头特色的外向型数字经济,重点布局跨境电商、对外医疗服务、在线海外华文教育、跨境物流、跨境金融、大数据服务、特色互联网及软件服务、互联网游戏等具有跨境数据传输需求的数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