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孙频小说研讨:走向成熟的“80后”作家,呈现多元、丰富的可能性
2025-09-17 08:12

图片

“孙频的很多小说是我们这个时代心理的标本、人性的标本。”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的这个评价,指向的是孙频小说的一种特质——有别于概念化、符号化的写作,她擅长追索现代人的精神与心理,她的写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辨识度。但某种意义上,也如他所言,因为孙频小说主题的多义性、隐喻性和不可阐释性,使得辨析她的小说并不那么容易。如此,孙频的小说成为这个时代文学叙述与人类生活的一个显影器。更重要的是,作为“80后”作家,孙频提供了一个“模板”——这一代作家如何走向他们的成熟阶段。

孙频的小说有“从裂缝里进来的光”

今年是孙频写作的第18个年头,如此强调这个时间,因为在这看似并不长的时间写作里,她显然已经经历了不止一次的转型。这种转型最显性的体现在于她的小说题材。从最早的“痛感三部曲”到后来的“山林”系列、“海边”系列、“小城女性”系列,再到最新的“北方往事”系列,以吴义勤的观点,孙频小说呈现了越来越多元、丰富的可能性,“原先她关注现实与梦幻边界的创伤与疗愈,以及人性在善恶间的挣扎,色调有时比较灰暗和阴冷,她近期的创作则开始有了对现实和时代更多的关注与表达,生活的温度与人性的浓度有了更好的结合,故事的走向与可读性、题材和主题以及叙事风格都发生了令人惊喜的转型。”

孙频小说题材愈加宽泛之后的内核演进,从评论家黄发有的解读中可以一窥,“就像是情绪状态随文字流动形成的一种连贯性的结构,她的作品不管是写小城的女性还是矿场、山林、海边的人生,关注的不是物象,而是边缘、卑微、挣扎的生存状态,不管写什么题材,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生总是与她的内在自我生息相通。不管讲什么故事,都像酿酒一样,在她的精神世界里经过发酵、蒸馏、澄化这样一个缓慢过程。”相较于早期作品,她变得更加平和,对于人性有更强的包容心和悲悯意识,在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富有张力的情感、简洁诗意的语言背后,是海德格尔“此在”哲学的共情,而这正是这几年孙频创作最为明显的变化。

一定意义上,孙频小说是对“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说法的文学式的具象表达,但她并不是想对此做简单呈现,她有兴趣的是何以如此,何以解决,所以她不厌其烦地让笔下的人物不断逃离、不断寻找。以她的“海边”系列为例,《海边魔术师》中“我”拉着老父亲到南部边陲小镇寻找哥哥刘小飞,《海鸥骑士》中“我”在父亲失踪后接班成为水手,渐渐地发现了已经跳海离世的父亲的“秘密”进而理解了他,《落日珊瑚》中“我”从城市返回海边小镇,那些消失者是对既有生活存在结构的消失或者说逃离,而寻找者也如评论家张学昕所说“寻找的不是真相,而是一个能够放下自己的空间”。“‘海边三部曲’像一个镜像,她在建构‘寻找-逃离-抵达’叙事的循环。但终点不是回归,最终还是远离、离去,这是一种哲学的追问。”评论家何同彬表示,“所有的逃离皆为归来,小说在逃离-寻找-归来的路途上不断展开,小说人物不是放弃行动而是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一个作家如果反复写作同一种主题,一定是因为他/她有自己未能解决的东西。评论家谢有顺称之为“难以释怀的重担”,写作的过程是将这个重担卸下来,揭示心中的那个谜的过程,孙频写小人物、写小城,写“漂一代”的记忆,这恰恰是她无法忘怀的根本性的东西。“每个作家身上都有那样一个凝结点,一个无法释怀的核,他的写作是要把它溶解开,化开变成水一样的东西,之后它就会通向人心,读者之所以有所感触,也正因为如此。孙频怎么化开这样一个凝结点?主要在于她写出了人的丰富性,她不完全是在写真实存在的人,而是在写不可替代的人。平凡人物的悲伤、丑陋、慈悲、罪孽交织在一起,他们对生的渴望,对死的理解,让人印象深刻。”他点明孙频能够写出人的丰富性的原因,“首先是尊重、理解人,她既尊重人的灿烂和希望的这一面,也尊重人身上黑暗、丑陋的那一面,她觉得这是人的真相、人的真实,这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不可回避的东西。”也就是说,孙频小说的底色,在于里面有光,“从裂缝里进来的光成了孙频小说里最难忘的部分,最能够温暖人心,也是让我们陷入沉思和怅惘的主要原因。”

图片
“山林三部曲”“海边三部曲”,人民文学出版社

小说与其说是表现生活,不如说是再造一种生活

青年作家的文学起步之路,常常是在创作中复制个体的生活经验,但当个体经验写尽之时,或许就是他/她真正迈向成熟之路的开始。以评论家金理的分析,孙频早期是在作品里搭制一个特殊的试管,透过这个试管去观察和测验人的生活和心灵转折,“这个时期的这种试管式的写作,一方面成就了孙频,一方面也会有限制。所谓成就是她的创作特别有自己的烙印,辨识度特别高,所谓的限制是虽然她的观察非常仔细,但毕竟处于禁锢在特殊试管里的状态当中。”只有把这个小心翼翼经营出来的试管再打破,作品才能够走向更宽阔的地方,孙频显然也走了一段不短的路程。

2016年孙频被调入江苏作协任专业作家,从山西到南京生活了几年,近年又在广州定居,很难说清这样的地域迁徙对她创作世界的打开,对她之于生活的理解、对人性的感受有没有影响,但不可辩驳的是,这些年里孙频写作的视野与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她小说中那些渺小的人物不断在返回小城,但从最初的童年小城、山林、矿区发展至海边、戈壁,这不完全是写作视野简单的扩大,谢有顺认为,孙频其实是试图把她自己所要建构的东西放在一些不同的环境里,这表明她能够跳出自己所处的境遇,找到一个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评论家王春林则借用王国维评价李煜词“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一句来概括孙频的这种变化,“拥有了生活并不意味着你能成为一个作家,关键要看创作主体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独到的发现,文学或者说小说与其说是表现生活,不如说是在想象一种生活,重构一种生活,再造一种生活。”

今年,孙频发表了小说《地下的森林》,在写作之前,她三番五次去煤矿采风,前后和十几个矿工聊天,采访了关于他们生活和工作的诸多方面。她说自己用这种“诚实甚至比较笨拙的方式”写作,“我通过大量的采访采风、大量的调查、大量的知识积累来调动自己的文学想象力。我去海岛采风,去森林采风,去矿区采风,和水手一起出海,和矿工一起下井。为了写移民村,我曾经在移民村的村口蹲点了一个多月,只是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这为她小说创作的成熟做了坚实的准备,“所有这些很笨拙的方式带给我的回馈就是,让我越来越真正地理解文学,越来越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我自己的位置和我自己的存在方式。一个作家的写作可以说是热爱和拥抱这个世界的唯一的方式,也是他渴望被这个世界看到和理解的一种真正的方式。”

图片
“小城女性三部曲”“北方往事三部曲”,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在中篇小说世界里构建完整的叙事建筑

孙频迄今为止的写作重点是中篇小说,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曾希望她能够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上齐头并进,但她执拗地选择了中篇小说。“这也是孙频作为一个作家内心单纯和可爱的地方,她热衷某一个文体,她不考虑文体之外的东西,她就全身心投入到里面。她的中篇很不一样,许多人非常依赖自己的经验,孙频的一部分作品是依赖经验;许多中篇小说非常看重知识,孙频也有一部分作品呈现了她的知识;中篇小说里有一部分更倾向于情感,孙频流露出了情感,但处理得很别致;也有一些作家通过中篇小说展示他们的面貌,孙频也有这样的作品。也就是说,虽然从体例来讲孙频很固执地纠缠在中篇小说里,但她的中篇小说呈现出来文学世界是广袤而完整的。”毕飞宇说。

所以也不难理解,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新作“小城女性三部曲”(《白貘夜行》《天空之城》《狮子的恩典》)“北方往事三部曲”(《昨日方舟》《截岔往事》《地下的森林》)是六个单行本,每本由一个作品构成,孙频在中篇小说世界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叙事建筑。在评论家丛治辰看来,在中篇创作中,孙频表现出构造空间的能力,她在故事之后推出一个空间,自觉利用空间来追怀时间,人和空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个关系背后时间的流逝和变形尤为凸显,她以小说的方式调动间接经验,调动知识,由此抵达了更深层的主题,一部中篇就是一个世界。评论家刘大先进一步剖析,在这个世界里,孙频面对逝去的时间在寻求一种新的形式,以此来保存一种属于人的真实经验,这个经验并不是虚幻的、浪漫化的、抽象化的东西,而代表了我们可能被逐渐遮蔽的另外一个真实的层面。同时,在这个世界之中,孙频也在找寻评论家杨辉与曾攀所说的“无形之物”“无形之人”,“她通过无形的结构、无人之境去实现真正的超越,去追问生命的真相,尽管这个真相经常会遭遇虚无的冲击,但她依然在执意的追寻中。”

每个时代的作家,都要回答时代给予的提问。作为“80后”的孙频,面临的是时代飞速发展带来的人类生活与精神上的变迁,那些努力生存着的又不断向上的人们的命运,于她而言,中篇恰恰可能是最适合承载的长度。评论家何平强调中篇之于小说空间、塑造人物、小说所容纳的自我的精神思考三者的意义。孙频在中篇小说的空间中常常设置副文本,这使她的写作变得更深邃,更深沉,小说中也形成各种各样的对话关系,由此她可以在小说中自如地处理空间与空间的关系、人物的关系和流动,她建构了中篇小说的艺术空间。同时,每个中篇中孙频都呈现了人物的生长,也呈现了作为思考者的写作者主体怎样介入小说中去。“从这个角度上说,孙频推动了中篇小说文体在她这一代年轻作家中达到了成熟。”何平表示。

走向成熟,是孙频这一代作家的必然旅途。于她自己而言,是写下的每一篇作品,从始至终。她说自己所做的,其实是相同的事情,“我一直试图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母题和文学气质。除了南北文化上的冲突带给我写作维度上的拓宽之外,我还一直想在文学的纵深度上去找到东西,比如说如何去解决属于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如何真正去理解人和属于人的命运,理解人和时代的关系,这都是我这18年里从没有中断过的一种探索。我试图搭建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

孙频小说的多义性、隐喻性和不可阐释性当然是言说不尽的,5月18日在南京由江苏省作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这场“孙频小说创作研讨会”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作家陈忠实曾说,“到《白鹿原》中找我去”,那么,到孙频的作品中找她去。

最新文章
孙频小说研讨:走向成熟的“80后”作家,呈现多元、丰富的可能性
“孙频的很多小说是我们这个时代心理的标本、人性的标本。”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的这个评价,指向的是孙频小说的一种特质——有别于概念化、符号化的写作,她擅长追索现代人的精神与心理,她的写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辨
SLG小游戏半年数据:增长180%,三七排名上升,途游逆袭!TOP产品已无原生SLG新游,全是融合?
1、头部产品持续买量,大厂仍在观望从三款SLG小游戏的投放趋势,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三款小游戏单日素材投放量均在千组以上,《无尽冬日》单日甚至能突破4万组素材。与这三款小游戏相反的是,诸如《率土之滨》、《三国:谋定天下》、《三
跟着虹桥小学教育集团六年级学生,沉浸式解锁生活新技能
11月1日,太原市杏花岭区虹桥小学教育集团六年级全体学生乘车来到了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三天的实践研训活动。参加研学活动的所有学生在操场上举行了简短的开营仪式,校长李秀英在会上发言,嘱咐大家认真实践,努力创新。在庄严的
全省省级应急救援力量培训在我市顺利举办
会议强调,一要强化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各项应急制度规范,精准指导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二要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尤其是灾害事故现场指挥部快速搭建及运行、队伍随时拉动等能力,不断提升灾害事故应对处置水平。三是
夯实数字经济底座 构建新生态产业集群聚焦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数字新基建分论坛”
嘉宾在论坛上演讲。本报记者 袁笙 摄核心提示7月9日上午,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举办“数字新基建分论坛”,本次论坛邀请大数据金融、区块链金融、跨境移动支付等行业龙头企业代表,金融行业专家,著名侨领,围绕国内外跨境金融创新
新疆若羌:生活物资供应充足物丰价稳
(谷山 通讯员林小芸 刘茜琳)8月11日,记者跟随新疆巴州若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到我县商超进行走访,看到肉、蛋、奶等生活用品供应齐全、充足,物价稳定,完全能够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消费需求。“顾客朋友,进入超市请扫场所码,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已覆盖全国超96%的县区
8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在北京召开2022年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信息发布会,向公众发布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三减三健”宣传核心信息,倡导口味清淡,全生命周期关注“三健”。今年9月1日是第16个全民健康生活方
全民健康万里行正式启动,一然中国菌引领微生态大健康之路
3月4日,由中国保健协会、河北省营养师服务协会主办,神威大药房、一然生物承办的“全民健康万里行启动仪式暨肠道健康与免疫科普公益行动”在神威大药房隆重举行。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天鹏、河北省营养师服务协会会
App成投诉大热点!互联网广告如何兼顾用户体验?
数年时间过去了,国内网友依然未能如互联网企业所愿,拒绝与广告共存。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第三季度国内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整个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了497448件投诉,并总结出移动互联网广告、摄影服务、二级演出票务平台、
小吃大艺 | 这道美食营养健康还易学 看着就很馋人
美味佳肴有的不只是些味道更是健康理念的传递安国药膳自古“药食同源”药膳即是美食与健康的智慧结晶草木有灵集天地灵气而来的药材与各类食材邂逅促成了各色人间美味蛋黄焗桔梗便是保定安国的一道创新型药膳这道菜以药食同源的桔梗为主料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