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木这片土地上,民族团结的旋律始终激昂奏响,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此生根发芽。近年来,神木市委统战部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阵地,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书写出各民族亲如一家的美好画卷。
艺术交融,共谱团结“新乐章”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mip.xhstdz.com/file/upload/202508/06/091247331.jpg" />
在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的舞蹈排练厅,青春的身影随旋律跃动。在这里,舞蹈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藏族学生央金卓玛说:“一开始我还担心语言和文化差异会让我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但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适应,我们一起排练舞蹈,一起学习,在这里我也有了很多的朋友。”
不同民族的学生携手共舞,用肢体语言诠释着对民族团结的理解。他们一起探讨动作、交流情感,在舞蹈的世界里,没有了民族的界限,只有共同的热爱和对团结的向往。每一次的排练和表演,都是一次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舞蹈老师高瑞介绍说:“在编排过程当中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与,通常以各民族文化为素材,通过舞蹈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大团结,也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温暖,在学校生活中更加愉快。”
多元关怀,搭建温暖“大家庭”
在神木职业技术学院餐厅,记者看到民族餐饮窗口与普通窗口并列而设,学生们有序排队、共享餐食。餐饮部副经理樊引军介绍道:“我们根据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设置了专门的窗口,提供符合清真饮食要求的餐饮和其他民族特色美食,既尊重了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又满足了各民族学生和谐共融的需求,让同学们在餐厅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学校在餐饮方面的细致安排,为各民族学生的交流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也让他们更快地适应了校园生活。侗族学生李宏扬分享道:“刚到这里时,我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让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在校园特色活动中,我会向同学们介绍侗族的传统文化,一起制作侗族传统美食。”
这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找到归属感。除了餐饮上的暖心举措,学校在生活上的帮扶,也让各民族学生感受到关怀。布依族学生赵庆庆就是受益者之一,她说:“入学后,学校给我提供助学金,帮我缓解经济压力,同学和老师们主动带我融入集体生活,并且帮助我学习。每逢节日,学校还会组织特色活动,让我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精准帮扶,助力成长“加速跑”
为了帮助各民族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实现全面发展,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在神木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管理工程系学工科科长刘小鹏说:“辅导员定期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针对学业薄弱的学生,组织系内结对帮扶,助力各民族学生快速成长、全面发展。”
在日常管理中,学校尊重每一位民族学生的民族习惯与信仰,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相互尊重、理解包容。满族学生车静延感慨道:“在学校的这一年里,我时刻都能感受到关怀,老师经常会关切地问我,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这份关心没有因为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而减少,让我心里很温暖。”
今年6月,神木市委统战部牵线搭桥,11家爱心企业与神木职业技术学院23名民族学生结对,从学业资助到实习岗位,从生活关怀到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来自彝族的学生吉子么扯各激动地说:“很感谢能有此次受资助机会,今后我将以更加刻苦的态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和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学校的关爱。未来,我也会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神木市委统战部将持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全力支持神木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机构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不断厚植民族团结沃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神木大地越开越艳。为神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不竭动力,助力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各族学子携手共进、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