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伊宁市在202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动“集体补助”政策落地,实现全市52个行政村100%全覆盖。这一政策通过“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的联动机制,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直接惠及村民养老保障。
塔什库勒克乡果园村村委会一楼大厅里,每天都有游客跟着村民学习果丹皮制作技艺。作为村办旅游公司的特色项目,这里不仅能接待研学旅行团队,还能通过农特产品展销带动消费。自公司运营以来,已为村集体创造近百万元收入,这里面的部分收益正通过养老保险补助的形式流回村民口袋。
果园村党支部书记马衣热·米吉提介绍:“通过旅游公司的股权分红资金,为我们村首批268名有意愿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村民,按缴费比例交10%的补助资金,直接进入到村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以此提高村民将来领取的养老金水平。”
果园村的实践是伊宁市“一村一策”推进集体补助的生动写照。作为全市补助总额最高的行政村,村里根据集体经济实力,将收益按比例优先投入养老保障。村民伊纳木江・亚库普和妻子今年各缴5500元养老保险,加上政府补贴和10%的集体补助,两人账户分别入账6000余元,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将会提升。“村里面给我和老婆的账户都给了550块钱社保补贴,两个人就1000多块钱了,以后退休时候工资待遇高一点了,生活更有保障。”伊纳木江·亚库普说。

伊宁市社保大厅
为让政策精准落地,伊宁市社保局通过实地调研、村民大会等方式,明确补助标准与对象,算清“养老经济账”。目前,全市52个行政村已实现符合条件参保群众“应补尽补”,累计补助1.1万余人次,发放补助资金40.91万元。这一举措既增加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积累,又通过养老保障升级激发村民参保热情。
“根据《关于开展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工作的通知》,伊宁市社保局通过摸底调查、宣传动员,对全市所有行政村进行整体推进。各村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并确定了补助标准及人群。”伊宁市社保局党支部书记白瑞表示,“今后我们也将继续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村集体补助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养老账户资金,提高村民缴费的积极性。”(记者 张燕 蔡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