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宏远最近引援和调整动作看着挺热闹,不过仔细背后有不少问题值得琢磨。从选外援,到换教练,再到青训培养,这支曾经的CBA王者之师,好像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困境。
先说外援,广东宏远选外援一直挺冒险。上赛季因为外援马尚状态不好吃了亏,这赛季签了在其他CBA球队表现还行的麦考尔,还搭配了没打过CBA的奎因。麦考尔在广州能展现个人能力,但要在杜锋的体系里变成团队球员,难度不小。奎因更像是一场豪赌,都没经过联赛实战检验。他们能不能适应广东队的风格,这是个大问题。这选人的做法,就像在“刮彩票”。和那些在大联盟或欧洲联赛锻炼出来的知名外援比,麦考尔和奎因的组合显得很仓促。
换内线教练也让人费解。李英博只打了三年CBA,以前在赛场轮换时间都不多,居然成了宏远的内线教练。有人拿新疆启用西热力江的例子来解释,可西热力江是国手级后卫,比赛经验和统领能力比李英博强多了。用年轻没成熟的球员当教练,更像是临时抱佛脚,不是长远规划。要是为了锻炼队伍或节省开支,在全运会这么重要的舞台上试验,是不是太随意了?
内线防守一直是广东队的弱点。现在的大外援卡巴,据说能抢12个篮板,但得分能力在联盟里比较差。广东队内线一直缺有冲击力的强硬球员,可补强方向没找准。上赛季面对巅峰胡金秋,广东队防守被打爆,问题到现在也没解决。更关键的是,把没成熟的00后球员徐昕、王少杰推到前面当内线主力,有点“赶鸭子上架”。他们面对韩德君、李晓旭这样经验丰富、有冲击力的球员,很难撑起广东队薄弱的内线。
宏远的青训体系也让人担忧。过去青训人才辈出的黄金时代好像过去了,现在年轻球员在CBDL二线联赛里表现都不突出。朱芳雨好像还抱着“自家孩子最好”的想法,可现在CBA很多球队通过高效选材引入潜力新人,像青岛队挖到杨瀚森,浙江队培养余嘉豪。这种守旧观念可能会拖累广东队进步。等易建联退役,球队的短板会更明显。
广东宏远要解决的不只是成绩下滑的表面问题,更重要的是重新平衡核心建设逻辑。青训储备不足、选外援冒险、教练安排随意,这些问题都得重新思考。其他球队用更科学的方式发展,广东队还用老办法打团战,最后结果如何,等赛季结束就知道了。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