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工厂”数量全球居首、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我国科技领域实现多项世界第一。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了,未来5年是十分关键的攻坚期。”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十五五”时期,科技部将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围绕国家战略亟须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持续增加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高端装备领域,“‘京华号’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不仅突破了单月掘进542米的新纪录,更实现了对地面建筑的无扰动,目前已在工程中成功应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钻采系统国际领先,最大钻深可达1.1万米。”阴和俊介绍。
在先进制造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在信息领域,我国已建成约460万个5G基站,技术和用户数保持全球领先,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升级发展。截至今年1月,全球“灯塔工厂”累计数量达189座,其中我国有79座,占比约42%,总量居世界首位。
“十四五”时期,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打破光伏晶硅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为全球减碳目标作出中国贡献。
在人工智能领域,国内涌现出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部分模型准确率突破95%,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多模态感知、大脑—小脑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帮助截瘫患者开始站立行走,盲人恢复光感;国产脑起搏器已实现全面商用,在8个国家400家医院开展植入,临床已帮助3万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运动功能。
“十五五”时期,科技部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和产学研融合用人,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培养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国家科技评价制度,构建有利于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的创新环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表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立89个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与创新创业、投融资机构合作,形成覆盖试验验证、市场对接等成果转化全链条的服务网络。业内专家指出,中试平台需打通科学、技术、工程三个维度,畅通创新链,实现从技术到工程再到产品的转化,该环节应由企业主导,政府落实创新政策,提升技术研究经费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