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布托尔“新小说”先驱

   日期:2025-09-28     作者:kongyu       评论:0    移动:http://yy520w.xhstdz.com/mobile/news/show-htm-itemid-2076.html
核心提示:大作家的故去总是令人扼腕,法国当地时间8月24日,法国著名作家米歇尔·布托尔在上萨瓦省去世,享年89岁——距离他90岁的生日还

大作家的故去总是令人扼腕,法国当地时间8月24日,法国著名作家米歇尔·布托尔在上萨瓦省去世,享年89岁——距离他90岁的生日还有21天。

布托尔曾被萨特誉为20世纪最有希望的伟大小说家之一,和阿兰·罗布-格里耶、娜塔莉·萨洛特、克洛德·西蒙一道并称为“新小说”派代表作家。

上世纪50年代,布托尔登上文坛并大放异彩,1957年,他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变》。在这部以第二人称写就的小说中,记录了一个男人,从巴黎乘坐火车前往罗马找寻情人时的所思所想。

布托尔辞世以后,法国文化部长欧德蕾·阿祖莱向米歇尔·布托尔的家人和亲友表达了诚挚的哀悼和慰问。

旅行是一生的原动力

“你决定做这次旅行是非常突然的,星期一晚上你回家吃饭时,还把皮箱留在歌剧院大道达尼埃勒卡萨诺瓦街口的办公室里,因为你的汽车不在身边,而当时你根本没想到要旅行……”——《变》

“我得先有旅行,然后才能有作品。”米歇尔·布托尔说,“当我读了很多书后,我就出发。我从来没有失望过,我总能找到我想找的东西,还能找到别的东西。旅行实际上,是我整整一生的原动力。”如他所说,从小说《米兰弄堂》、《时间表》、《变》、《程度》到学术著作《运动体》、《梦的材料》、《绘画絮语》等作品,几乎都是布托尔在一边旅行、一边创作的状况下完成的。

不得不说,布托尔的大部分作品中都会提到旅行、创作于旅途之中,或者和旅行有关。有这样一种说法:只有旅行才会中断布托尔的写作,只有旅行才会让布托尔想要写作。

不过,与一般意义上的旅行者不同,布托尔总希望可以在旅行中看到更多的东西,“我觉得,别人不让我们看到的东西更加重要。”他进一步解释说:“别人带我去参观,我在观看的同时,总想看看那些展品旁边的东西。在博物馆,我当然会仔细欣赏玻璃框里的艺术品,但我会很注意那个玻璃框本身以及玻璃框背后的那面墙。事实上,我很想把那幅画翻过来,看看它的另外一面有什么……摄影师布雷松和我一样,有一次他对我说: 当我旅行的时候,我会看别人带我去看的东西,但我拍摄的却是旁边的东西。”

小说也只是

一种创作方法

“……你每回都说这是为了她:为了使她住得舒服,为了这一套漂亮房子,为了使孩子们吃得好,为了使她对你无可抱怨,这一切却使你离你自己、离她越来越远。”

——《变》

1926年9月14日,米歇尔·马里·弗兰克斯·布托尔出生在法国北部里尔郊区的巴虎鄂蒙镇,巴虎鄂蒙镇也被翻译成蒙昂巴洛尔城,在行政划分上属于里尔东北区。

里尔区是法国的工业重镇,布托尔的父亲为北方铁路公司工作。1929年,布托尔的父亲调到巴黎工作,年仅3岁的布托尔跟随家人搬到巴黎定居。在这里,他接受到巴黎良好的教育和良好的艺术熏陶。与此同时,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布托尔可以乘坐火车到处旅行——这显然是养成他日后一边旅行一边写作习惯的缘由。

在布托尔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他如同其他中学生一样开始写诗。后来,布托尔进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古典文学和哲学。在哲学学院期间,他曾经担任哲学家让·瓦尔的秘书,也借此认识了不少文化名人。在大学期间,布托尔还参加过几次教师资格考试,遗憾的是都没能通过。与此同时,布托尔对超现实主义诗歌和现象主义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继续写诗,还开始写文学批评类文章——当然,布托尔对雕刻、油画和音乐的兴趣也产生于大学时代。

1947年,布托尔从索邦大学毕业。从1949年起的大约10年时间里,布托尔陆续前往埃及、英国曼彻斯特、希腊塞萨洛尼基、美国、瑞士日内瓦等地担任法语教师。布托尔享受着这种一边工作、一边旅行的生活,当然还有创作。1954年,布托尔推出了自己的首部小说《米兰弄堂》,他还写作了大量评论艺术的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被收录在《保留节目》文集中出版。接下来,在1956年和1957年,他接连出版了《时间表》和《变》,分别为他摘取了费乃翁文学奖和勒诺多文学奖。自此,布托尔开始在文坛声名大振,上世纪50年代也因此被称为布托尔创作的黄金年代。

写作是为了

摧毁生活篱墙

“死板地按年代的顺序铺展故事,严禁回忆过去,会带来使人瞠目的结果。”——米歇尔·布托尔

2006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演讲中,米歇尔·布托尔回顾了自己的文学生涯,并说道:“写作正是为了摧毁生活中的篱墙。”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布托尔习惯于居住在国界附近,“我住的地方离瑞士非常近,我经常去瑞士购物。那儿离意大利也不远,过了勃朗峰的隧道就到了。穿越国界可以让我看到新鲜的东西。”

除此之外,布托尔还习惯于在旅行中发现更多的东西。前往埃及的时候,布托尔在尼罗河谷找到了教师之神和写作之神,他说:“那个写作之神的模样像猴子,作家实际上就应该像猴子一样善于模仿。”在周游美国的时候,他用笔记录下所有自己在这个充满梦想和噩梦国度的耳闻目睹。

布托尔一共创作了一千三四百部作品——这其中没有包括他的翻译作品以及与别人共同创作的合集。“我很难相信我已经写了那么多的书,超过一千部。人们看到我写了这么多作品,总以为我毫不费力。事实上,写作需要付出巨大的辛勤努力……雷蒙·胡塞尔说: 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是我的心血写成的。 我也是这样,我非常希望这些流出的血液对人们有用。”

米歇尔·布托尔

本名米歇尔·马里·弗兰克斯·布托尔,法国新小说派重要代表作家。1926年9月14日,布托尔出生在法国北部里尔区的巴虎鄂蒙镇,他以富有才情的写作试验、独特的风格、渊博的知识以及大胆的创新奠定了在法国文坛的重要地位。布托尔曾被萨特誉为20世纪最有希望的伟大小说家之一。2016年8月24日,布托尔在上萨瓦省去世,享年89岁。

晚年“隐藏在宁静之中”

“当你不在那儿,我们的房子在我看来,过分大而花园过分美。有什么用呢?所有这些玫瑰,如果不是为你采摘。”——《我等你》

根据法国《世界报》的消息,2016年8月24日,在一家靠近法瑞边境的医院中,这位89岁的法国作家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是米歇尔·布托尔人生中,唯一没有归期的旅途。

在布托尔进入晚年以后,他就和自己的夫人一同隐居在法瑞边境小城中高山牧场的旧教堂里,“隐藏在宁静之中”。据布托尔的夫人介绍,他习惯于待在家中深居简出,即便外出,也都是夫人开车,而布托尔“哪怕走路都在思考问题,整个状态都在创作之中”。

布托尔的第四部小说《度》出版于1960年,事实上,这还是布托尔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说。问及缘故,他曾经解释说,小说也只是他人生中的某一个阶段所采用的一种创作方法,“应出版社的要求,我曾经重新尝试过写小说,编辑说一个严肃认真的作家必须写小说。但作品刚开始写,就变成了另外的东西……所以,我不会再写小说了,永远也不会写了。”

不过,不写小说的布托尔依然有大量作品要创作,在接下来的50多年时间里,他将艺术、科学、哲学等一系列学科融合在一起,创作了各种形式的作品。

不过,只有诗歌才是布托尔持续了一生的创作。在布托尔80多岁的时候,他还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很清楚我是上个世纪的人了,不过我非常希望自己还是一个年轻的诗人。”2007年,布托尔还为江诗丹顿的面具腕表系列撰写过刻在表盘内的短诗,类似于“从那难以想象的距离,我体味到永恒,听到你哭泣的回声……”

北京晨报记者 何安安

(原标题:米歇尔·布托尔“新小说”先驱)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