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东:以改革谋发展——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

   日期:2024-11-07    作者:caijiyuan 移动:http://gzhdwind.xhstdz.com/quote/1400.html

作者:高瑞东 王佳雯 刘星辰 查惠俐 周欣平

高瑞东:以改革谋发展——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

事件:

20247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核心观点:

7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旨在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以下四点值得关注:

第一,将改革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提出要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具体涉及国企民企关系、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注重公平竞争,旨在扩大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第二,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在加快落实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年内财政仍有扩张的可能。

第三,扩内需方面,以提振居民消费为重点,后续或有进一步财政支持;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预计收储范围和执行层面或进一步强化。

第四,供给侧方面,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提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以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优化产业供给。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一、政策定调: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

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要“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既强调了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又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政策信号。

会议指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相比于今年4月政治局会议“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的表述,7月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定调偏向谨慎。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速实现5%的增长,主要受出口和服务消费提振,但受国内需求不足等影响,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出现环比放缓,房地产投资、社零、基建投资构成主要拖累,显示企业、居民、地方政府相关主体信心仍待提振。

鉴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出口前景面临贸易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为“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本次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强逆周期调节”,在加快落实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二、以改革谋发展,注重公平竞争

改革方面,会议延续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表述,注重改革落地,提出“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

具体方向上,注重公平竞争,旨在提升市场主体信心,扩大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一是,“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即统筹国企和民企关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重点提及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三个方面。在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方向上,强调要“防止和纠正一些地方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强调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

三是,弘扬企业家精神,在改革创新和公平竞争中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本次会议提出,“在改革创新和公平竞争中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其中改革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影响力的途径,公平竞争则为能培育出世界一流企业创造良好的土壤。

三、宏观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宏观政策定调更加积极,既着眼当下又对后续谋篇布局。首先,总体定调更加积极,“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次,既着眼当下又对后续谋篇布局,“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同时“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

财政政策方面,“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总体判断,政策重点在于提升财政对重点领域支持的质量与效能。储备政策方面,年内财政仍有扩张的可能,中期来看主要侧重于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提升财政对重点领域支持的质量与效能。2024年1-7月份,财政扩张主要的资金支持来自于:①2023年10月公告发行的1万亿元增发国债;②2024年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批准地方发行3.9万亿元地方新增专项债;③2024年5月份,财政部公告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具体发行计划。

从进度来看,①根据7月11日,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去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经安排到1.5万个项目上并且全部进入开工建设阶段。②截至7月29日,地方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约1.78万亿元,进度推进至45.6%。③截至7月29日,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累计发行4180亿元,按发行计划执行。

以上财政政策的推出与落地,是支撑上半年基建投资的主要动能,2024年1-6月份狭义与广义口径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5.4%和7.7%。从三大政策进度来看,下半年仍需要在地方“化债”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并适度提升发展的目标权重。

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地方化解存量债务,明确化债时间表。区域间政策分层,对部分重点省份给予更多资源倾斜,推动建设项目落地;

另一方面,中央适度增加事权支出,引导对重点领域的支持。比如,7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其中1500亿元直接安排给地方。此外,对于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等领域,央地支出比例为9:1。

年内来看,财政政策仍有扩张的可能。2023年9-10月,地方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偿还隐性债务,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并转移支付给地方,考虑到债券发行到项目落地开工时滞,提前储备政策兼顾了跨周期调控。7月的政治局会议也定调“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因此今年四季度前后依然有扩张性财政政策落地的可能。

总体判断,政治局会议中对货币政策的措辞增量并不多,核心仍在于兼顾对内和对外平衡。此外,中期目标为培育新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顺应经济结构升级,兼顾逆周期调控。回顾2024年1-7月份货币政策的调控节奏:1-2月份偏快,落地了降准和降息操作。3-6月份相对审慎,因国内经济增长强劲,且汇率压力相对较大,期间对债券市场预期管理加强。7月份落地了新一轮全面降息,以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并且美元走弱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大体上,上半年货币政策调控主要体现了三大特征:其一,顺应经济结构升级,淡化了信贷增长的“规模情节”,引导市场理性看待M2与社融增速;其二,在必要的时候加强逆周期调控,比如年初和7月份分别落地货币宽松操作,并且7月份的全面降息力度较强;其三,兼顾对外平衡,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但优先级依然落在支持经济增长。

培育新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后续来看,一方面,货币政策将维持合理充裕、灵活适度的总体基调。通过精准的逆回购和MLF招标操作,维持银行间流动性充裕,支持政府债务扩张,同时扩张结构性货币工具,加大对住房市场、设备更新等领域的定向支持。

另一方面,推进完善新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我们认为,新的调控体系的特征为:

①短端政策“锚”为7天逆回购利率,通过引导短端利率继而影响利率曲线,实现从短端向长端,从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的传导。

②淡化MLF的作用,阶段性由于MLF存量较高,依然发挥其在1年期限上对银行类机构负债成本引导的作用,淡化其作为政策利率的指示作用。操作时间窗口扩大至每月15-25日,通过招标的形式灵活调整市场供需。

③完善利率走廊机制,合理调整走廊上下限边界,实现对资金利率的引导。

四、扩内需:以提振消费为重点

会议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要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扩大有效投资”。

消费方面,今年二季度居民收入增速明显减弱,可选消费普遍承压。二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降至4.5%,一季度为6.2%,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速降至4.4%,一季度为6.8%,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速降至0.9%,一季度为3.1%。居民收入增速下滑显示出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企业经营效益承压、财富效应下降的多重影响,而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又会进一步削弱政府税收、企业利润和资产价格,资产-收入-支出负向循环链条亟需打破,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稳增长效用。

因此,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具体举措上:

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结合前述“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和三中全会改革表述,预计可能在发放消费补贴、增加地方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力度。

7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其中,150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涉及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家居等领域,在支持范围和补贴力度上均有所扩大。

近期在“517”新政支撑下,6月房地产销售数据改善,但7月以来高频数据显示,销售端修复速度明显放缓,显示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基本面并未扭转,市场信心尚未恢复。

本次会议提出“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有助于进一步调整市场供需关系,尽早稳定房地产价格。

预计后续政策重点,一是扩大实施范围,给予更多资金支持。“517”新政提出“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企以合理价格征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6月20日,住建部提出,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将更多低能级市县的存量房被纳入收储存量住房政策范围。随着更多城市纳入收储范围,预计资金支持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

五、新质生产力: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会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相较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系统性部署,本次会议进一步提出更多具体的改革方向:

一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提及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瞪羚企业是指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代表创新发展活力;独角兽企业则具备核心技术或颠覆式商业模式,往往是一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会议提出“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是配合国家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的目标方向。此外,会议提出“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预计将围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二是,供给侧方面,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强调制度型开放和放宽市场准入,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引进先进的生产要素。

此次政治局会议在三方面进行具体部署:

一是,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制造业外资准入措施“清零”,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扩大外商投资,既能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资金来源,也有助于制造业企业扩大全球市场。

年初至今,我国已多次强调推动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提到,“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6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对外开放,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本次政治局会议延续这一表述。

服务业方面,要求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举措。在6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措施后,相关政策已在陆续落地。7月11日,国务院同意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等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在出境旅游业务、娱乐场所经营活动、演出经纪机构、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等领域,放宽外资投资限制。截止目前,我国已有11个省市被纳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除上述6个省会城市外,试点地区还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海南省。

二是,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一方面,强化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中坚地位,另一方面顺应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浪潮。

2023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便已经提出拓展中间品贸易,一方面,中间品市场规模大,中间品作为链接产业上下游的纽带,占全球货物贸易比重过半,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我国进出口中间品占比为61.1%,另一方面,中间品能起到稳定市场和巩固地位的作用,如果中间品供给发生中断或停滞,会给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加快发展中间品贸易能够拓宽销售渠道,进而开发一些非传统的、有市场的国家,扩大出口目的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保障,展望未来,绿色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全球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低碳产品的需求将加速扩张,发展绿色贸易既是增强我国出口竞争力的途径,也是提升绿色产业链、实现“双碳”目标的要求,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

三是,再次重申要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七、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