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通电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日期:2024-11-07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gzhdwind.xhstdz.com/news/699.html
核心提示:()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产品  

()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证通电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是一家业务涉及IDC及云计算、金融科技等领域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明确提出了“IDC基础设施、云计算和智能终端为特色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具备为客户提供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

  1、IDC业务

  公司主营IDC业务为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服务,致力于为各大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数据中心服务。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部地区投资自建四大产业园、八大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已经建成的数据中心IT负载合计约79,200千瓦(kW),折算成4.4千瓦(kW)标准机柜约18,000个,其中约12,000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正在建设的数据中心有证通长沙云谷3#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机柜约3,240个)、湖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机柜约3,000个)、陕西证通云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机柜约700个)。

  公司IDC数据中心多为批发型高等级金融数据中心,面向金融客户、中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三大通信运营商,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盈利模式为面向金融客户群、中大型互联网客户群及政府客户群通过提供机柜资源收取租金等实现基础业务收入,同时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数据中心架构及规划设计、运维、管理咨询服务以及宽带资源等实现增值业务收入。

  公司目前已具备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能力,可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投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测试验证、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绿色节能和提供增值服务不同产品组合业务,具体如设计规划咨询业务、数据中心EPC业务、数据中心运维服务业务、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管理业务等,从而扩展客户群体,拓宽公司IDC业务范围,充分发挥公司较强的建设交付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及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把客户业务需求转化为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直至交付并为客户提供长期运营管理服务的整体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除此以外,公司还可以在数据中心设计、建设、改造过程中引入IDC人工智能算力,进行持续的仿真、大数据分析及AI算法调优、修正,进行高效制冷管理、供电优化,持续为数据中心降本增效,打造绿色节能数据中心,推进数据中心行业低碳优化建设。

  2、云计算业务

  公司从2015年开始布局云计算业务,以证通云平台为业务依托,围绕IDC核心客户,持续推进云计算平台研发、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以强大的系统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和项目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云+端+行业应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服务、智慧城市、智慧政务等综合解决方案,形成了从IaaS基础设施层、PaaS平台层、SaaS应用层全栈式的业务构建能力,并从中实现运营收入。

  公司云计算IAAS及PaaS层运营服务平台业务主要是以公司自主研发的证通云平台为基础,为客户提供最方便、最稳定、最安全的云主机、云托管、云存储、云安全、云迁移等基础云服务,为客户的系统入云、应用入云、数据入云提供支撑,解决客户数字化转型或升级基础架构及平台层面的需求,如根据客户的需求搭建完全定制化云平台,提供一体化私有云服务、混合云服务解决方案(包括定制开发、系统集成、咨询或运维服务);提供虚拟机、存储、网络等IT基础资源租用的云主机服务;支持国产芯片异构融合,异构数据源的快速集成与数据融合能力;基于独享或者共享的物理资源,为客户提供专项的云资源托管服务;提供多云、跨地域管理,集成各种云资源池管理,通过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对资源池(软硬件等资源)进行统一地监控、配置、部署和调度等。

  公司处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库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或以大云厂商AI算法为基础,实现技术层算法和应用层场景做匹配关联和深度学习,为客户提供人工智能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公司“AI+RPA”技术为企业提供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多渠道采集数据,协同低代码平台,在统一核心平台分配任务,实现智能分拨、自动分拨及多级联动,满足多场景的应用需求,提高业务流程自动化效益;“AI+大数据”智能化业务通过对数据储存管理,基于数据训练及深度学习,建立统一运营管理和分析体系,实现数据治理。

  公司云服务SAAS应用层主要为快速构建面向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政务云、警务云、交通云、金融云、民生云、工业云、惠农云及旅游云等多样化的应用服务,并依托公司云服务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人工智能、智慧节能等应用架构上的全面信息感知能力、()处理能力和智能管理服务能力,构建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泛金融的行业云基础设施建设、云集成与云平台及应用系统定制化服务,面向运营商等行业用户基于云的行业数据并行处理与分析挖掘服务等应用领域综合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3、金融科技业务

  公司深耕金融科技领域30余年,系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提供“支付+自助”业务的金融科技智能终端服务商,公司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银行、政务、通信、税务、交通、医疗、零售、地产、景区、院线、酒旅、彩票等领域。公司支付产品主要包括POS机、云喇叭、制卡机、人脸识别支付终端、收银机、移动支付扫码终端、桌面智能终端、助农服务终端、加密键盘、支付套件、税控服务终端等多种设备,解决方案包括供应链金融系统、赋强公证系统、金融物联网终端管理平台、数字人民币业务管理平台、电子财税设备管理平台、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智慧三农服务平台、智慧地产管理台等;自助终端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柜员机、智慧政务终端、智慧银医终端、智能柜台、金融太空舱、智慧地产终端等产品。

  在场景金融时代(BANK4.0时代),银行网点与产业、生活等千行百业深度融合,产生多种合作场景与数字金融服务需求,例如,银行网点+教育、银行网点+旅游等场景对接,银行网点+消费(分期付款购物、消费贷款)、银行网点+第三方开发的各种生活服务平台等嵌入式金融服务,这些服务升级都将带来金融科技业务流程再造,推动产业与设备的升级,将促生金融服务线上实现,实物交付线下实现连接模式;并随着5G、物联网、生物识别、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使得金融服务不再聚焦于某个网点、某台设备上来实现,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在万物互联的智能硬件上搭载AR、VR实现如人脸支付、数字员工等金融服务,将大大拓宽场景金融的服务渠道与服务方式。针对场景金融时代(BANK4.0时代)的特点,公司将协同银行重新定义用户并重构与用户的“连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围绕用户体验、产品设计、科技研发、客户营销、客户服务及风险管理等所有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引领银行业产品创新、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引进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穿戴设备等创新型技术,推动公司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并不断丰富行业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在自主可控的信创背景下,公司通过为客户协同打造金融信创“终端+应用+服务开发”的全栈式综合解决方案,构建以商用密码、金融支付为核心的信息安全产业生态,构建覆盖模块、整机、软件、适配服务、信创云等业务,从关键模块到核心部件、终端设备到操作系统、IT基础设施服务到应用平台,在多个方面实现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信创升级服务。

  (二)公司所属产业链位置及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成立于1993年,致力于成为领先的IDC云计算和金融科技服务商,通过坚持围绕客户需求进行自主创新,运用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铸就品牌的发展内核,秉着诚信、开拓、高效、创新的精神,服务于全球客户。2015年起公司开启战略转型升级,通过收购和新建数据中心,与金融、政务、互联网等行业关键客户展开合作,在IDC及云计算业务上构筑了新业务版图。目前公司已成为一家业务涉及IDC及云计算、金融科技两大领域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明确提出了“IDC基础设施、云计算和智能终端为特色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围绕IDC及云计算业务与金融科技的协同发展及相互赋能,为金融、党政、医疗、通信、石化、交通、地产、教育、互联网等机构客户和行业客户提供IDC基础设施、云计算服务和以支付终端产品、自助终端产品为核心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数字化转型,引领智慧生活。

  (三)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情况

  IDC行业及云计算是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必要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该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整个数字经济的产值将接近80万亿元,要占GDP的50%左右”。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AI技术、云网协同、算网一体、元宇宙、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大量的数据算力、存储、传输及交互需求,加速推动社会数字化进程。同时,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驱动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断纵深融合,金融与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效果日趋突显,银行从过往在单一场景下提供金融产品的服务模式,演变为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千行百业,场景需求增加也形成了银行开放式服务的模式,以此为数字经济和实体产业发展提供了动能。

  1、IDC及云计算行业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这8个地区布局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并提出“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至2022年2月,8地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全部获批启动建设。数据中心作为承载数据存储、传输、算力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我国数据中心产业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全面演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新型数据中心等政策文件出台及“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推动全国数据中心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通用、智算、超算及边缘等不同类型和形态的数据中心和算力需求分级涌现,推动了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工信部先后印发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优于1.3”、“要引导数据中心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动老旧数据中心实施系统节能改造”。作为能源消耗密集的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要求行业不断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行业门槛及监管标准将趋严;同时数据中心建设及衍生技术产业,如节能、储能、蓄冷、算力网络、智能运维、超融合架构等技术创新快速发展,将加速数据中心向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企业上云用云进入新发展周期,逐渐从资源上云到架构用云、从粗犷使用到精细治理、从功能优先到安全稳定兼顾,云计算应用的不断落地加速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各行业用户的IT基础设施向云服务转型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云计算的应用逐步从游戏、电商、移动、社交等互联网行业转到与政府、金融、交通、医疗、制造业、能源、运营商等传统行业融合,渗透率逐渐增强。同时,在传统的公有云、私有云基础上,数字经济浪潮在国内也逐渐演化出了一系列新型部署模式如专有云、托管云、分布式云等。根据《云计算白皮书(2023年)》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约为3.5万亿人民币,增速达到19%,预计在大模型、算力等需求刺激下,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6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突破约十万亿元。

  据中国信通院《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2年)》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数据总产量达67ZB,我国数据总产量达到6.6ZB,全球算力总规模达615EFLOPS,2030年全球数据将达到YB级别。随着报告期内ChatGPT带动AI大模型应用潜力,国内外大型科技企业、互联网云计算头部公司均纷纷推出AI大模型或AIGC应用场景,“开启AI新纪元”,令人感受到创新技术正从概念中逐步迈向数字经济时代,全行业智能转型加速。根据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人工智能将成为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升支撑“智能+”发展的行业赋能能力。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已由技术发展阶段,向人工智能商业化、产业化阶段迈进,人工智能算力已突破原有服务领域,逐步融入各行各业的生产生活中。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体系的三架马车“数据、算力、算法”的协同发展、算力与场景的协同发展要求不断提升。

  2、金融科技行业

  金融行业已步入场景金融时代(BANK4.0时代),场景金融从传统以产品和交易为中心转为以客户为中心,将服务的物理空间从银行为中心转向以场景为中心,通过支付连接客户生活、生产场景中产生的金融需求而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带来金融的创新和业态的转化。

  国内市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23年第一季末ATM机具(含自助存款机、自助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自助缴费终端等传统自助设备及自助服务终端、可视柜台(VTM)、智能柜台等新型终端设备)88.27万台,每万人对应的ATM数量6.25台。随着线下、线上消费场景回归常态,预计2023年移动支付设备和自助服务终端需求量将较大幅增长,ATM机的需求量将进一步下滑。海外市场,根据POS终端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POS终端市场规模达到5,727.35亿元,至2028年全球POS终端市场规模将会达到8,800.79亿元,预测期间内将达到7.7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据尼尔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POS终端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8亿台。随着海外地区移动支付的改变,未来几年海外移动支付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南美、亚太、拉美、欧洲等地区将会快速增长,驱使智能POS终端厂商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同时越来越多的金融网点转型升级和场景化金融的需要,自助终端的定制化需求日趋增多。

  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已全面展开,2023年4月,江苏、广东深圳、浙江义乌等多个试点地区推出具体方案,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截至2023年6月末,深圳已有受理商户超210万家,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超3,594万个,较年初增长760万个。若数字货币未来大规模推广和应用部署,将带动巨大的支付终端市场需求,传统支付终端设备更新升级为支持数字货币的智能终端设备,具备广阔的替换空间和增量市场。

  随着信创产业在党政、金融等行业局面的打开,信创应用领域在“2+8”体系的基础上扩展至“2+8+N”体系,除在原来的党政和八大民生行业实践应用,信创开始与各行实业结合,我国IT产业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艾瑞预期中国信创市场整体规模仍将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随着行业信创的深入、应用软件的成熟,信创产品将渗透至更多核心业务场景,预期2025年恢复高增速,于2026年突破2,000亿。根据海比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信创产业规模达9,220.2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7%,预计2025年突破2万亿。随着信创产品的日益成熟,信创的建设将逐步在更多行业领域展开,由局部采买转为全行业推广、常态化采购,并有望在2027年完成央国企的分级改造工作,综合办公系统全面升级,经营管理系统、生产运营系统结合信创产品成熟度和各单位发展需要进行升级。

  以OpenHarmony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开源操作系统迅速推广,开源鸿蒙顺时之势已经走过了混沌初开的新生阶段,逐渐敞开“商业化应用”的大门,在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引领下,诸如金融、能源、电力等新的产业高地已在蓄势。近期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最新发布的《深圳市推动开源鸿蒙欧拉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要推动鸿蒙欧拉产业创新发展,率先将深圳建成为核心技术领先、产业高度集聚、应用场景丰富、生态支撑完备、全球辐射引领的鸿蒙欧拉产业高地”,“到2025年,深圳操作系统技术能力全体系增强,关键卡脖子技术清零”,推动鸿蒙欧拉比肩全球领先操作系统,“深圳鸿蒙欧拉产业主体超千家,全国在用设备规模达十亿台”,“到2025年,通过深圳品牌“走出去”等系列活动,实现鸿蒙欧拉合作辐射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友城等”,标志着深圳市政府在支持鸿蒙欧拉领域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坚实的一步。从长期来看,整个OpenHarmony生态的建设会对金融科技有一个强力的助推效果,将会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遇。金融科技行业迅速融入开源鸿蒙生态,目前已有基于OpenHarmony的金融终端产品和应用场景落地,就科技创新和产品体验来说,OpenHarmony作为操作系统的领军技术,将为生态内的企业提供创新的技术基础基座,就产业生态格局来讲,OpenHarmony生态的建设将带动各行各业的合作与创新。OpenHarmony不仅是面向国内的,还着眼于全世界,未来将走出国门,开源千行百业合作与创新的机遇,共同探索跨界合作的新模式。

  未来随着金融科技与移动支付的加速融合,包含生物识别、多维交叉结合的创新支付认证技术将广泛应用,支付技术将更加安全,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与移动支付加速结合,移动支付产品将更加个性化、智能化,通过个性化的定制能力和提升增值服务的比重将成为金融科技行业未来竞争关键点。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工业信息化等号召,依托产业布局、资源禀赋与前瞻视野,推动IDC及云计算业务与金融科技业务协同发展,以双轮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持续构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

  1、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金融电子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拥有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是国家商用密码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定点单位及国家金融支付信息安全产品产业化基地,在金融科技的密码信息安全、安全支付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公司始终秉承“成就创新,智慧生活”的发展理念,经过三十多年的行业实践积累了深厚的技术沉淀,公司形成技术核心驱动力,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2015年后公司积极加快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重构核心资源和能力,持续坚持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公司数据中心参照高级别标准设计,机房电力保障、空调、消防、监控、网络安全等系统达到行业领先标准。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耕耘,公司形成了一套从规划设计、定制化建设到后期运维管理、运营管理的数据中心全生命管理模式。公司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建设领先的绿色节能型数据中心,公司持续加强对数据中心运维的精细化管理,通过自研的能源管理系统优化暖通设备运行参数,利用变频技术、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方式提升设备效率、降低能耗,并持续推动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变频氟泵空调系统、液冷系统、集成冷站等节能技术,细化分解节能目标、精准实施,时刻掌握节能实施进展并及时优化措施,打造绿色低碳数据中心。

  截止目前,公司在算力及调度、云网协调、节能减排、智能运维、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OpenHarmony、信创、数字货币、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不断突破,结合行业应用,丰富业务内涵,形成了研发与应用、产品和服务紧密结合的多样化、定制化能力,提升新产品开发、系统集成、研发运营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专利申请15件(发明专利申请6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5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4件)、完成专利授权1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件,实用新型5件,外观1件),软件著作权8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276件,其中:发明专利92件、实用新型专利125件、外观设计专利59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99件。

  2、数据中心区位优势及区域联动优势

  公司投建的八大数据中心分别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广州、东莞)核心城市和中部地区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受益于粤港澳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先进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伴随着未来国家大力推进数据中心与算力、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区域IDC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物理位置相近的数据中心可通过光缆互联,组成基于SDN技术构建的证通IDC核心网,区域联动性强,实现为客户定制同城、异地灾备方案,在数据中心本地业务发生故障时,依托公司全面运维体系和卓越运维能力可迅速切换,有效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通过区域联动的数据中心构建成一个广域互联的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运营平台,增强了公司为客户提供智慧园区IaaS资源、PaaS资源、SaaS应用及智慧园区运营服务的能力。

  3、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深耕30年,所处行业属于技术、资质、人才、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准入门槛高(客户会对供应商及其产品进行严格的测试或要求取得相关认证与资质),安全保密要求高,替代性壁垒强,客户对供应商会形成技术路径依赖和粘性。公司凭借安全可靠的产品、丰富的项目经验及专业的技术服务,深度贴合不同行业业务场景及需求,为金融、医疗、地产、交通、彩票、政务等行业输出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能力,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庞大的客户需求促进了公司在技术研发及产品功能、性能上的投入与进步,让公司紧跟行业发展,与一大批优质金融、政府等客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获得极高的客户认可度,并将“证通”品牌的影响力由金融科技领域延伸到IDC及云计算领域,目前公司与平安通信、华为、百度、电信、移动、联通等国内诸多知名企业、头部云运营商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技术团队和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通过持续深挖客户需求并提供增值服务及全栈式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客户粘性及市场竞争力。公司客户群体知名度高、稳定性强,并且普遍具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和经济实力。

  4、服务优势

  公司秉承“敏捷服务,创你所想”的品牌理念,品牌定位为“稳健高效,持续创新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金融科技领域,公司积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云+网+端”全方位的金融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构建以金融支付为核心的信息安全产业生态,积极协同客户及产业上游,引进各类创新技术,推动公司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并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多年来形成了一套能够快速响应快速迭代客户需求的自研开发平台,建立了辐射全国的客服管理中心、售后服务网点,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15分钟快速响应的运维及售后维保业务、支付终端外包服务及外包运营服务,提升了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与客户之间的粘性。IDC及云计算方面,公司基于证通云服务产业链和云平台的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强大的系统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和项目管理能力,可为客户提供专业运维服务、软件开发测试服务、数据中心项目咨询服务以及“云+端+行业应用”、智慧城市等各类综合解决方案,逐步形成了从IaaS资源、PaaS资源、SaaS应用“全层次、全流程”的业务构建能力,进一步增厚了公司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贸易摩擦仍然存在,全球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环境和上下游市场缓慢恢复,对公司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落实各项管控举措,确保业务销售各环节平稳有序开展,是公司需重点专注和应对的风险。公司将充分预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将给公司带来的影响,积极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供应链管理、存货管理等多项措施控制风险,把握算力及调度、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OpenHarmony、信创、数字货币、智慧城市等新兴技术和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升公司核心产业链构建、核心产品和服务交付等方面的能力,保障公司的稳健发展。

  (2)国内外市场风险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普及,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数字经济和AI发展拉动带来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长,国家新基建政策下各省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和机制鼓励数据中心发展,在市场需求导向和政策红利支撑下,众多传统钢铁、地产及部分拥有核心资源的企业跨界进入IDC行业,导致市场供给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可能造成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者有依靠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来取得市场份额的可能,公司面临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同时,金融科技海外业务经营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因素的影响,任何涉及公司海外业务市场所在地的政治不稳、经济波动、政策和法律不利变更等状况都可能影响到公司海外业务的正常开展。公司将加强对行业的分析研究,通过更深入地了解行业应用需求,及时掌握行业技术,加快研发和应用技术创新,推出差异化的服务、产品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高性比价的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能力,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将持续关注并遵守海外业务拓展地区的法律法规、政治体系和商业环境,并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投资政策变动,依托公司在国内积累的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海外合作,提升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3)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增加的风险

  数据中心的电力成本是重要的运营成本,在国家加强绿色能源发展和国际能源紧缺大背景下,国家各省市大工业用电价格波动较大,目前趋势为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燃煤发电(含燃煤热电联产发电)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市场化的上网电价,上下浮动幅度原则上均不超过20%,但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电力现货价格不受前述上下浮动幅度限制,公司电费成本存在波动或持续增加的可能。公司将持续加强对数据中心运维的精细化管理,通过自研的能源管理系统优化暖通设备运行参数,购置磁悬浮冷机等节能型产品及运用间接蒸发制冷、板换、液冷等冷却技术,进行数据中心设备绿色节能改造,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不断优化节能效用,实现降本增效。

  (4)应收账款风险

  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影响,若客户的信用状况发生不利变化或者客户延迟支付货款,可能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或无法全部回收的坏账风险,公司将面临生产经营活动资金紧张和计提坏账损失的风险。公司目前已经进一步收缩照明工程类业务规模,严格控制应收账款总量,积极优化应收账款结构,并不断巩固公司IDC战略转型升级成果,持续提高知名企业和政府单位等优质客户占比,目前应收账款大部分账龄在1-3年左右。公司按照“稳健经营”的原则进行发展,加强现金流管理及资金链安全管理,建立全面的信用管理制度和客户信用评估体系,通过信用等级的差异化调控,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及时督促客户验收回款;同时积极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实现项目建设期和融资期限、项目收入和融资还款相匹配,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业务利润水平。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已计提应收账款的追讨、催收等工作,不断提高应收账款回款率。

  (5)新增固定资产折旧风险

  随着公司投建的数据中心陆续建成、交付,公司固定资产将进行折旧会计处理,如机柜上架进度缓慢或不及预期,公司盈利能力增长不能消化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将会对公司盈利水平、经营业绩产生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积极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加大现有投产的数据中心的机架上架率、带宽服务和增值服务的销售,大力发展“IDC+”增值业务,以保证公司盈利能力。
 
标签: 通电子 董事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